「輕鬆」的生活空間就是無壓力的使用感,不用擔心使用的家務事,可以席地坐臥、椅子任意 。


原來當初說是潔癖、龜毛個性等,擔心清潔事務、怕麻煩瑣事,最後卻啥也不是,似乎很自得在家居啥都要動手的環境裡,也沒有想像的這麼不適,反而還比一般人更能    


    享受居家的生活事務的變化,更有生活空間的自在與樂趣。


生活感多是家事活動產生的,一個屋子若是家事啥都沒有的時候,以及人性中那種懶與閒,以及事務很多的痕跡,那個屋子空間就沒了人味與感情。


    一直都在追求空間的生活感,也發現生活感與手作還有不完美的觸覺有關,因為這些質感引發最親屬的感受,因此輕鬆、自在而隨意,所以情緒與心情可以鬆弛,對於限制的界線都不見了,才能享受到居家放鬆的感覺。


家具的使用代表活動的一種方式。茶几的機動性很高,可以配合空間的變化使用。


    生活的品味我們都被誤導了,流行與時尚會把自己的個性磨損的,居家的感受就難有自在無拘,因為生活感不是展示空間或招待場所,不可能沒雜物與家事活動的,更不會是那種朗朗上口的風格。


    生活本身就是個風格,那可是自己表現出來的特色,不是流行的風格方式。我風格故我在,所以每個的生活不盡相同,特色就個有不一樣的地方。但那是生活型態的表現,風格隨著生活方式而形成,同時也塑造了自己的理想。


    GRACE的生活場景還蠻自然的,相較在時下的裝潢風格倒是很大的不一樣,這也是我興家所在意的生活風格。


 起居生活的空間,充滿很多使用內容,也可以看出使用者的生活與個性。


    起居空間的規劃涵蓋廚房、餐廳與生活、家務一起的開放使用,相對於一般裝潢的設置是不一樣的。也許因為空間小,但生活事務的活動是一起的,對於小空間而言,整合性或者綜合一起的使用是有利於家務活動的。


    起居活空間不以客廳視聽的作法,因為生活內容多,使用彈性會有變化的關係,固定式的作法會讓這小空間更狹隘,生活活動會更不足。因此,機能空間是起居很重要的原則,用以扶手椅、茶几的使用,可以讓空間隨不同使用而變化,對於地板的用途更有使用的機會。


 生活感與空間使用的連結。開放空間觸使活動的連結順暢與使用多元。


    所謂客廳是起居空間的意思,是所有人會出現聚集的,或者會因應每個人的使用而產生。這個起居可以沙發使用,也可以扶手椅的方式,也可以席地活動,因此有可以變化、多元,所以這機能空間所產生的功能就是綜合或者複合的意思。


    陽台是起居當中不可少的空間,在綠能生活中,陽台可是佔有不可缺少的地位,只是國人對於空間使用的觀念很狹隘,把陽台列為不會用與不重要,使陽台成為違建的場所。


陽台不可或缺,有助於綠能住宅的舒適。


    我們把玄關都定位於緩衝中介來看其功能,對於陽台卻不知如何。陽台基本上也是緩衝空間,對於室內空間的對外接觸有安全與紓解空間的效益,它是功能的,但不是那種事是收納或者要變成室內面積的那種觀念。


    對於空間的觀念,我們往往都誤解實用與空間的意思,把坪數大小做為空間實用的方向,也錯把收納就是櫃子很多的想法,但這些都不是實用空間的定義。


起居生活中的活動內容,收納家具也可以看出使用者的活動對象。


    空間是有限的,使用者也是有限的,實用空間因此才產生。實用空間是基於使用內容的多與少產生的,並不是直接對著尺寸大小來定義,尤其在我們的裝潢觀念中,錯誤的讓實用觀念變成很不實際,也沒有定義與原則,更不解實用與美術的關係。


    往往的制式大空間的觀念是破壞空間實用的元兇,大而大卻沒有內容是常見的設計內容,但別說看電視就是空間使用的功能,因為那是極度傷害生活空間的作法,讓有限的空間直接陷入「再也沒有」其它生活事務的使用可能。


    多功能起居空間不如說成多元的生活事務需要在起居空間中共同出現,因為那是生活空間,不用為了炫耀展示的,而裝飾佈置的目的是為了自己的生活空間給予舒適與感覺的。


玄關是出入口,生活中的收納一部分是外出的內容。


    書櫃、電視機、陽台花圃都顯示著生活活動的內容,鞋櫃、衣物掛勾、電風扇、椅子、茶几、地毯是為了生活活動的便利,而裝飾佈置就是將這些設置的內容陳列出美的視覺形式,使空間的生活使用得到舒適、便利與賞心的效果。


    這個起居空間小,有可以很多活動。舒適的躺椅可以看電視,也可以位移到陽台有光線與景的空間做閱讀與休憩;在陽台可以賞花種花,當個綠手指的休閒。這樣的使用就可以有不同的場景,是看電視、是閱讀、是躺著看天空與花草都行,重要是這起居能有機能可變化,要不然就和一般裝潢的一樣,看電視是看電視而已,看書休閒沒有書櫃收納,花草沒有陽台,因為只有窗簾為著,氛圍與場景不容許再變化了,因此生活空間的使用是斷續不連結的,對於使用就降低,空間的實用性與活動內容就減少很多。


生活的收納;生活的興味。別再誤以為啥都收到看不見得地方才叫整齊。


    居家是休息的,但休息的意思不是睡覺與不活動身體的方式。居家的生活是活動的空間,從家事以致於興趣都是活動,所以空間的設計目的是在安排居家中的生活活動。


    似是而非的起居就是以客廳在裝潢的觀念,對於一般中產小家庭的空間而言,那是非常失誤的方式,也是抑制人性的。


    我們特別在注意空間的成長特性的維持,對於居家而言,那是非常的重要。然而現在的裝潢方式,以及需求的認識,都以為空間要住得久就要把空間裝潢的很固定,做很多櫃子,要很堅固耐用,但其實這些觀念都是破壞空間成長的作法,因為空間若沒有機能時,所有的功能將會變成扼殺使用空間的可能,使空間形成單一不變且無法改變的窘境,再也不能提供其他可能的使用。


入口的佈置與設施以外出的置物為主。


    所謂要預設未來的使用並非是把空間固定住使用方式,但多數的設計裝潢都標榜要用十幾年的設計,把家具釘死在格局中。如果仔細想想這觀念時,就會發現這些都與實用、成長、機能的設計原則相違背的。若基於人的實用空間,十幾年的不變與堅固的規劃,是不能因應成長的人的使用的,使用功能會隨著需求來改變,而替換與改善就變成空間的特性,因為人本身就具備成長特性了,對應的關係下空間的理論也就因此有了成長的概念,所以不是堅固耐用就等於好設計,或者裝潢成固定的格局就是長久之計,以至於家具都是固定的才是長久的觀念抑制居家空間的成長。


    這些對人與空間的長時間反而是傷害的,迫使居家空間無法負荷長時間在成長時產生的變動,於是設計空間有『不完美空間』的設計理論,讓居家空間維持隨時成長的可能。


待續~!
Grace的興家(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養樂多木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