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創意空間美學上課第一天

      上課第一天要講些啥麼是呢!總是每一次都得做課程內容的敘述與認識學員的相見歡的動作,當然還有相關於社大的一些遵守須知。

        對我這心思有些善變的人,同樣的事務多做幾次就會發悶,所以總會盡量讓事務有些不同。不過認識學員的這件事是有趣的,因為不同人各自不同的動機,而我想知道的也就是來社大選這堂課的原因與何處來的訊息。


生活空間的玩具是不分年紀的,人都是需要釋放個性的。

第一堂課的事務內容:認識生活與定義

        課程說了些啥麼?恐怕我又忘記了,但我知道我還是會說說釐清觀念的問題。

        想起了一些事了,希望上課學員的耳朵與心思可以記的下來:空間舒適人就舒適,但空間舒適是啥麼?你可以知道嗎那是啥麼?那可以判斷出是啥麼嗎?家裡的事務最大的問題是啥麼?設計師要給你啥麼,但別跟我說風格喔!收納不是藏東西,而是生活中的實用活動,別讓傢具佔據人活動的空間,那活動空間或者空間感的因素事啥麼?;這個設計意義在哪?你可以和設計師對話些啥麼?或者可以完全理解自己的需求嗎?自己的生活的理想型態是啥麼?啥麼是風格?根本就沒風格,別以為雜誌或者設計師所說的風格就是風格了,坦白說那都不是你應該有的風格。那風格在哪?那不就是你的風格;為啥麼衣服可以這麼多不同,那為啥麼屋子大家都想要一樣的風格呢?不都是想要特色嗎?

        沒有美德這件事,生活空間本就應該要舒適,而勸戒生活要忍耐、不要浪費(物質價值不是社會化價值)與改善不得是抑制人性的做法,而抑制人性嚮往才是沒有美德(若要為美德定義的話)。

        所以,第一堂就給了學員的功課來做,認識自己、認識生活以及認識設計。如果不認識自己的生活,那要做啥麼室內設計;如果腦海理沒有想像的場景,只靠著雜誌來摹仿,這設計代表了啥麼!如果你只想要風格,那做出來的屋子一點也不是你的特色;如果你只要桌子、衣櫥這麼簡單,那設計師直接給你桌子、衣櫥就好,加上你指定雜誌一樣的風格,你覺得這設計還算是設計嗎?原來設計是這麼簡單。難怪,真的有一些人把設計師當作很容易的,也怪不得學苑有這麼多的授課,當作職訓。

活動是居家空間的主題,而使用性質影響居家的風格,但風格絕不是一般口耳的鄉村風或者極簡風或奢華風的意思,不是名詞拼湊出的風格。

知覺的重要性

        有人提到習慣是設計的對象,而我卻說習慣不是設計的主要,因為那是可改變的動作與認知,所以不能當作設計對象,但是若涉及生理的動作機制時,那才算是設計的對象,所以設計師要給的是盡量的正確的知識、行為而不是習慣,不能錯誤習慣的定義,來違背設計給予正確的意義。因此,我會給予的是數據與生心理的需求活動的建議,若是習慣則是使用者自己本身的問題,是可以改變的,但習慣卻多數是偏執的。

        這一堂重點是認識自己與生活,概論一下生活設計與人的關係。作業呢?就是寫一篇不論字數的自我生活、作息等等的內容,包括心情、想法、做事、感想、趣味、人生觀以及天馬行空的介紹,還有理想的生活形態等想像,當作設計對象的資料。

        這些資料也是我現在在執行設計時的第一個動作,非常之重要,是讓設計者貼近生活與他人之間的互動的憑藉原因。

        社大開始上課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養樂多木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