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設計樂活觀




  就好像是問題作業一樣,康健雜誌的林小姐給了我訪談問答題,所以就如題回答當做資料。謝謝這樣的議題,給了再思考的機會。



「Lohas風潮在全球持續發燒,這種愛地球概念也延伸到居家生活和裝潢設計中。如何打造永續、健康且充滿想像力的樂活居所(定義為:節能省電+健康+環保永續使用+人性)?」



1.          如何定義「家」?必要的設計元素是什麼?心目中的樂活居所是什麼樣子?



  如果用說文解字的形解釋,多數人都可以理解「家」是財富的象徵,因為家畜是生活上所需的生命維持與安全存在的必要條件;但在名詞字義的解釋,「家」是親屬共同生活的場所。因此,若延續這樣的解釋,定義上則可以理解的是,「家」是一個親屬關係維繫的實用空間,而人的需求會因「安全」與「生命」的心理天性,視「家」為生命終始的空間。在我個人的定義裏,「家」於現實生活的需求,以食、衣、住、行、育、樂的行為包覆著,也是基於「人」的生活現實所產生的,因此,若以「存在」哲學的觀念來看,那是「人」的顯相空間,而且無以倖免的要投入這世界的過程,而生存的所有需求,包括「天性」都會在這個空間來呈現,也就生成了「現實」的空間,也會是人性慾望實現的地方-家。

  「家」的設計元素為何?人的食、衣、住、行、育、樂會是家的所有需求功能,能有這些的實用則是為了「活動」,因此我將「家」做為人的活動空間,是必要性的行為產生的活動場所,有其必然性的實用與使用者集合的共同空間,所以「關係」是其結構,也就是親屬的關係的維繫,加上互動與活動所需的空間。簡言之:必要的設計元素是以「關係」連結與「活動」是為居家空間的重點,「生活」則為總稱這些的活動與行為,因此元素落在「生活」與「親屬關係」的兩個要素上,也形成設計居家空間的意義與方向。


  「樂活」的確是居家設計的實用方向與意義,能將此空間賦予「生活」的可能,則被視為「家」的定義,只是「生活」是啥麼實用性質與型態罷了,所以在我的設計與諮詢顧問的重點上,會以如何生活、要什麼生活為居家設計的實用方向。


  多數人都可以理解「空間」的形成視其為簡單,而「家」的形成卻是定義模糊的樣狀,因為「生活」與「關係」是目前空間內容所缺乏的因素;多數的居家空間的活動功能無法多元,而是狹隘的使用,就如起居室的功能只在電視機的視聽使用,對於家人關係的互動沒有更深的交集,因此「樂活」的定義並沒有落實的生活的層面上,反而落實在商業物質(社會價值觀)上的使用,把空間單一的顯示虛華的一面,所以家家要豪宅,要啥麼是大器大宅的,卻不知道豪宅的定義是啥麼。


  因此,樂活居所是總體活動的空間,可以有很多的活動與行為產生,我能做DIY的居家修繕;可以在陽台沖水洗地毯,可以把沙發移開放一張長條型的大桌子做宴客,為家人小朋友佈置做生日派對;因為沒有郊野綠林,所以可以把花草移進室內案桌上陪我畫圖當賞景;然而獨坐在沙發上時,並不影響其他活動空間的可能,卻可以是利用陽光照明來閱讀的一個景,風從窗戶迎向身體晃動紗簾;可以靜謐與喧嘩、閱讀與聽音樂,把電視當作生活的一小部分的活動;當然可以二個人一起說話而坐在地板,電視只是聲音而已;可以一人一室的處理家事,但活動卻是自由的交互走動;作家事洗衣的她樂於做家事的空間,手裡還拿著我剛煮的咖啡;今天不洗碗筷而明天再洗,隨著實用而有心情,但卻都是好情緒與便利。


  或者說:人性要賴一下不作家事就懶一天,該躺著休息就不站著發呆;有了涼風就不用冷氣,原來大同電風扇是多麼好看;一個人使用一盞燈,寫字和電腦敲打鍵盤的聲音一樣悅耳;喝了啤酒就將罐子做回收垃圾;因此我的樂活是自由的生活空間的享受,該髒就髒一下,該懶就懶一下,舒舒服服的身體以及舒舒服服的心情。


  再比如說:我曾經要求一位委託者形容她需要的餐廳情形,以想像使用空間來形容。因此她說:「可以在廚房煮簡單的早餐,看著他先生吃而得到幸福的感覺。」而我以此加注了使用的時候必須配合著場景的可能,於是,他的家剛好有窗戶的景致,外頭有樹影與風,早晨之時有光影的投入,在此刻的使用心情怡然著配合空間的場景,若加上音樂的點綴,心理的感受會因此而加深愉悅的效果,那居家的空間感與使用者會因此而連繫的深刻,樂活的感覺就越有可能。


對於居家四場域的設計建議:客廳、廚房、浴室、臥室#是否可以您的個案為例導覽,提供民眾一些實用的居家裝潢或設計點子,讓住屋變成樂活居


  起居室生活的全部,所以要如何生活以及可以要什麼生活是可以塑造的。由於人性有需求,而多數的需求都是心理層面居多,因為樂活所以要快樂,那如何可以讓自己快樂的生活呢?


  我們知道家的需求之後,也天天盼望能快點回家休息,那麼家該如何維繫自己的感受呢?前面提過知覺是情緒產生的因子,而情緒來自與視覺空間與觸覺質感的感受產生的。


  起居空間必要了解人的情緒才能塑造自己樂活的感覺,而「美術」就具備這樣的情緒要素。


  居家設計中實用功能是一般所重視的,但卻不注重生活情緒的使用問題,所以「美術」的成分是很低的運用。


  對於總體居家空間的建議,應該要注重的是生活感覺的設計,也就是使用空間的氛圍與情緒的設計。



  在客廳上的設計建議,先要將「客廳」的使用方式與觀念做改變,不再以客廳來使用它的功能,而應該要用起居室的定義來替換客廳的使用性質。因此,起居的客廳要重視的是家人關係與交集的運用,也就是感情維繫的空間實用,也就是家人可以共同活動的場所,所以必須要具備很多實用功能,提供所有成員的使用,不能單以電視機做為主要活動的空間。


  廚房不能再給老媽子使用了,試著改變飲食習慣,用輕食、健康的實用觀念來使用廚房的功能,因此可以將廚房重新的改變。此外也需要將廚房視做為「家事空間」的一部份,需要有相當的與起居室做連結,不能以偏處不重要的輕視其存在的重要性,也就是廚房可能是家事管理者的空間,會有可能成為居家空間的最高位階的場所,所以會是很舒服的作家事的地方。但如何舒適呢?千萬別隔間其一室,密閉的只比浴廁大一倍,這樣是不行的,因為舒適的基本條件是在於空間感的視覺,沒有視覺的景深與焦距的變化,人的感受會很差,同時也會因為空間小,物理空間的調節不好,空間的舒適就更差,把生理的身體也影響了。




  浴室也是,應該公共使用的浴室大於主臥套房的浴室才對,這樣才符合空間秩序與人性的使用倫理。浴室的使用如同廚房一樣,都是重要的不輸房間與客廳,所以空間的大小需要重視,但過大其實並不實用,而過小卻是難用。多數一般的生活起居空間,其實浴室都很小,對於浴室的設計也不多,多是在於建材上的使用而已。為了使用情緒的舒適,不妨試著多一些質感的材質的運用,如實木材質的裝飾實用,減少浴室因為都是磁磚冰冷的感覺,同時也盡量的使用色彩上來增加情緒的反應作用,可以讓浴室從視覺上得到空間修正,也可以改變浴室的氛圍與使用心情。


  臥室而言除了衣櫥是件大麻煩以外,睡覺的空間都是固定大小的。對於臥室的空間必要注意的是,空間有多大就必須以適用就好,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房間就該以單人床來使用,合乎現有房間大小的比例。而個人收納中也必要的有管理的概念,衣櫥與其他置物使用的收納才能合乎現有空間的實用與舒適感的維持。


  再者,臥室要啥麼功能主題呢?或者純粹房間睡覺的休息呢?或者該有啥氛圍與氣氛呢?如果可以,試著多利用檯燈來塑造光源的空間氣氛,會讓臥室擁有私人使用的舒適情緒。當然也可以為牆上使用一些色彩。


2.          很多人認為環保或自然居家是比較不美的,如何改善這問題?


  美的形式中是以「比例」要素為主,而美的感覺則在於知覺感官上的傳達與聯想。因此,視覺是主要的感官接收對象,但卻容易浮於表面而不深刻。然而在美的感覺中,有觸覺一項,卻是所有感官中開發最少的一環,所以多數人對於「質感」無法有美的認知,才錯把質感當作於精緻與裝潢的表面。



  如果將觸覺的認知開發的廣,對於「質感」可以提升的內涵多一些。質感是於觸覺與紋理的感受與視覺的呈現,而觸覺於身體的感受,紋理則會在視覺上來顯示,所以質感需要有這二個感官要素來共同呈現才行。比如說:紅色的磚牆對於某些人可以感受的,因為它的質感粗糙,又加上磚的造形繁複的形式,以及看的人聯想在以前生活的經驗,因此產生某些心理的反應,促使潛意識的想起以前的生活情景,也許是母親的年代或者是自己曾生活的空間相似,所以有了意識的聯想,於是構成的「美」的知覺的條件,形成了各自感動的因子。


  在美的構成條件裏,知覺的運用是設計與藝術的要素,但如何引發「知覺」的作用呢?因此,環保的材料是符合「觸覺」性質感的地方,因為環保材料並非單指「再生」材料的使用,所以有自然性的材質與人造的材質的分別。所以在設計中,若以美的條件來分別,都會有各自的觸覺與視覺的形產生。如果可以利用其知覺性的質感,加上構成美的形成要素,對於人造的與自然的環保材質是沒有不美的。


  比如說:自然的材料可以「樸質」感受,對於時下流行的「極簡」風格是很適合的材質表現,只是時下的設計錯把幾何與胡桃的咖啡深色當極簡風格。或者說:再生的板才適合單做收納的家具使用,因為板才的特性使然的,只要有「繁複」的美的形式,就可以構成最基本的美的視覺的效應的,還可以利用其性質,專做耗損的材質使用,用壞了是很自然的事。對於天然的板才,則與再生的板才相反,可以永續的維修再使用,而且利用造形的設計與觸覺的質感,可以為這些材質表現出工藝的藝術表現,只是造形心理的設計運用被忽略而已,也就是質感的知覺與氛圍被忽視,或者說是想像的感動缺乏了知覺的感受,所以沒有「美」的使用感受的存在,因此才產生出對於環保與天然材質有美不美的疑慮。


  在美的質感上,我多數會希望不過度塗裝應有的紋理與觸覺的質感,使用天然塗料與保有原觸覺感為主,甚至不需塗裝的使用自然的集塵材質,因為天然的材質具有「親屬性」的感覺存在,非常適合人與生具有的觸覺感受的基因條件。


  當然,美的構成條件並非只有材質的知覺一種,重要是美的形式中的「比例」的配合,因為這是最基本構成美的要素之一,只要能掌握這一點,任何材質的配合,都能有效的形成視覺的「美」。但材質的觸覺則是需要生理與心理的層面共同形成的,若能提升觸覺的感受,那材質的不同都不會因此衝突,反而能更有效的運用每一種材質的特色與性質,塑造出有感覺性的居家空間。


  不過,流行時尚的觀念常常會有破壞質感的原生價值。


  因此,將感覺性的居家空間以「情緒」來解釋,每個空間的實用設計都需要具有使用的情緒反應才行,從比例、質感、造形心理來加強情緒的感受層面,使家具、空間的使用而反映出人的心理對應,使情緒作為空間使用的最終目的,所以樂活之中,這些的使用才能反映樂活的感受與對象,實用時也就會反映出使用者的心理投射,感覺就容易產生出呼應,樂活就在實用人性中呈現出來,人在空間就越明顯。


3.          目前國內居家設計很少把「人」的因素考量在內,您的想法和做法為何?


  現在空間設計將居家空間當成商場來設計,而商場的主題是在產品上的傳達陳列,人只是過渡的使用訴求,所以人變成了配角不是主體了,才產生出缺乏人性實用的空間感覺。


  可能必須要問的是,生活的目的與生活的實用是啥麼?人的需求與空間的秩序為何?當家具出現時,意味著人的使用產生,但產生是因為使用者的本身的需求,而不是家具先行產生,然後人才來適應其使用。好比說:生活若以收納書為主的,櫃子的收納會因為書的體積產生出櫃子的尺寸形狀,而書的多寡則產生出櫃子的大小。這設計的程序會因為使用者的生活需求產生家具的型態,也會因為使用者的生活使用的性質,產生書的使用以及桌子的配合。換句話說:並非每一個使用家庭都需要書房的空間,但一般時下的使用者與空間設計,都會將整個居家空間分割出一個書房來使用,而問題就出現書房的需求是真的需要嗎?使用者的閱讀性質與需求頻率為何?生活空間的閱讀應該是啥麼情景呢?而多數都是虛有書房使用頻率,只為有多一些空間就設計出好像品味的表象;又好像:電視機的重點是於電視機的視覺使用,而電視牆又是基於何種需求產生的呢?於是,電視牆是為電視做的,不是為人的使用設計的,而電視牆又為了放音響,但放了音響後使得電視牆的作用沒有比例與使用意義,結果電視牆就不知道為何使用目產生的。


  基於人的使用,人的特性與特質在於知覺的問題上,而知覺的表徵之於情緒的發生,因此人的最大顯明的特質在於使用的情緒反應。所以在設計中,當使用者需要一張沙發時,必要的選擇在於適合的問題上,也就是說:我的沙發作啥用途的,坐著休息的舒適,會做閱讀使用,然後坐著就睡著等需求;對於舒適就會問?是坐著柔軟的感覺輕鬆的,還是坐著來會客呢?因此,居家的選擇在於輕鬆躺臥,所以造形與材質會依著造形心理的感受來選擇,於是產生了我要的沙發型態。原來,沙發是分別著使用感覺的,那感覺也就是情緒,將情緒的產生視做為設計的選擇條件時,人的因素便會著重的多一些。



  換句話說:人體工學是一部份,主要於身體的舒適,而人因條件的設計則在於「情緒」的心理感受,一在於生理;一在於心理,構成二者的條件,人的因素才會出現在空間的使用感覺,設計自然就多一些人性的存在。這好像人體的生理會因為繁複過度與固定僵化的動作而產生累與不適的反應,一旦產生時就會變換動作來調節身體的反應,這歸屬身體的生理機制,對於不舒服時的產生原因,則會興起使用時的心理連結,將此時的情景與身體的不適結合一起,導致整個生、心理對於舒適與空間的結合,然後變成意識裏的印象,最後的經驗便形成不悅的感受,所以人的因素呈現出對於空間使用的需求,因此會調整空間的使用狀態,若不能隨著使用者的狀態而改變的居家空間的設計,也就意味著這空間沒有人的特質存在,也就缺乏人性的設計。


  更簡單的說:所有關於人的事物都會有瑕疵,若過於完美造作,便失去人性多一點,也就說:人性的特質會保有原生質感多一些,而缺乏人性的設計便是少了人工的質感。


4.          如果要重新裝潢或購新屋,您會建議讀者考慮以下哪些事情?


  購新屋要注意的是空間的格居規劃,因為格局影響使用者的人數與舒適度,以及使用者的活動可能。所以,公共空間的流動與機能要優於其它空間。


  還有,注意居家起居的空間的比例與活動的多元;不是設計裝潢與工程,也不是輕裝修的裝飾禮品,而是「生活」的居家設計觀念;減少裝潢方式的工程的耗損,善用傢俱功能的購置,欣賞實用的美感;開放格局的空間感,塑造層次的美感;重視家事空間的大小與便利的規劃;適當規劃居家管理的需求,以家庭事務桌來管理居家一切的事務。


5.          達人推薦樂活居家用品:請推薦三樣您最覺得最好用且喜歡的樂活居家用品


  燈飾照明可以活化空間氛圍與情境,這就是是衣服的首飾一樣的作用。


  適當的綠色植栽可以清靜與調節空間,讓生命的感受柔化居家硬體的感覺。


  蠋台與相框(家人照片)使用可以裝飾點綴與和睦家人感情,像是語言一樣,告訴居家成員之間的關懷。



6.          經驗談


   生活要快樂,而居家空間是人一生使用最久的場所,所以必須要能審視人與空間之間的對應關係,讓情境成為使用的可能,但要提升自己的知覺感受,才能體驗空間感與實用的情緒的發生,美的知覺才會有感動與體驗的可能發生。所以,多一點心於實用的態度,可以多一點生活的樂趣,那居家的空間也就不再是單調的功能而已,反而會成為自己生長當中所累積的寶藏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養樂多木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