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空間隨意走-光!就是那個光【十三行博物館之遊】


 繼_光!就是那個光~!【校外教學_光的照明設計】崇光社大居家創意空間美學課校外參觀http://tw.myblog.yahoo.com/sein-idea/article?mid=1296#1506


早起可累呀


  起個的真早,對我這會夜眠而賴床的人而言真的很早。這眼惺忪醒著想喝著咖啡,卻也同時想念在室內課堂中,班代所沖泡的有機茶,因為這可以提神吧!


  原要搭學員的車同行去十三行博物館,卻因為工作要做些討論,不得不要我得早些時去瞧瞧空間,正巧,又遇到今兒晚咱們摩人的餐聚,這一回要去三個地方,乾脆的把工作與校外教學的時程同併處理,便由得把早起的時間提了更早了,索性的也改為自己開車會合去。



  一早雨勢濛濛,恐怕今天沒啥好陽光的出現。不過,天公似乎懂得做美呢,雨不下了還露出曙光。



  十三行遺址的建築挺不錯看,學員問我是啥風格建築,我說呢:說她是現代主義風格好像也有那造形化結構的樣子,但卻也有後現代當中一堆外露零件的要素,只是有解構式的組件,也有結構性的連結,說有單元規格的設計,但又有獨一的造形;很難想像建築體像是個現代主義的造形,而形式上卻分解了結構的必然關係,不僅粽合很多材料之間的結構,也有傳達造形意象的訴求,可以說不必分別啥風格,只是現代人的使用現象的創作罷了。如果真嚴格的分別,具備意象的象徵造形或有意象的連結,及使用了解構似的材料單元,她還是算是現代主義風格下的造形創作。


  區域的不同便以顏色來分別,這是十三行博物館最顯明的空間設計。


  來了館參觀,左邊入口正好在展柯錫杰的攝影,他的攝影可好,是挺有名的攝影藝術家,在我學生時代,可曾是崇拜的名家。


走入遺址通道


  在參觀之前,我們提示了空間的意義是在「感受」與「體驗」,所以空間需要能引起在空間裡頭的人的情緒,把心理與生理的情緒給反映出來,體受在被包覆的感受。


  我問學員,空間型態上不同所呈現的感受與設計方向是不同的,但是哪不同呢?


 


覽場與居家場型態之間差異於哪的不同,而設計的重點應該著重於哪呢?因此,主題式的空間如前言,需要為了人的體驗與感受的情境而設計。這主題走道似乎以時空感為主,不過通道通常象徵的是生命與宗教較多,一為子宫產道;一為宗教建築的密道。


  分別型態主要是為了空間設計能有一個主題方向,以符合設計的要求,這也是居家設計中首要的要求與定義,更也是需要釐清的地方。


  之所以空間型態不同而目的也隨之變異,因此居家是居家,展覽是展覽,情境也就不一樣的生成。


  十三行中以考古遺址為主題,就像是對岸的秦馬俑遺址一樣的主題,只是咱們的十三行址以室內空間的模擬與展覽櫃的方式展示遺址,卻不能像秦馬俑有實地的考古遺址感受。所以,我個人並不以為這建築的空間感受有十三行遺址保存與體驗的意義。


頂光是八角樓的特色之一,是十三行址中唯一有感受的空間。不過似乎與遺址的主題有些出入。


  走在展覽場的室內空間,其建築的特色就是這個傾斜的八角型聳高的建築體。這個空間外表示契合的石板組成,單元規格的赭紅色石板才。室內呢,以清水泥的原質質感呈現。由於挑的很高,以及傾斜的造形,引起參觀的人的視覺感有跟著向一邊傾斜,有形的產生視覺的導引與錯覺的感受。


 繁複漸進的樓梯造型即是一個引導做用的視覺對象。光線從頂光引進自然光,如果以宗教主題的話,也頗有主題臨場感「受洗」的象徵感受。因為光是宗教的真實對象,所以教堂多以高與光線來呈現主的存在與臨場情境。


光線的引導


  這個設計有模仿那個安藤忠雄的建築空間的感受,故意狹小面積的走道,有壓縮人的心理與生理的反應,然後處在被束縛與導引的狀態下,把人從一個空間度過到另一個空間,呈現情緒心理的落差感受並加強生理的不安與緊張。


  或許是創作的關係,意象與目的很明顯,但是遺址的感受很薄弱,也幾乎不存。為什麼咱們的博物館不如西方國家的主題空間一樣,以現場實地作為主要的空間感受,卻執意於室內展覽的形式,彷彿用教條式的教育來呈現主題的意義。遺址應該要有現場的感受才是其空間感受的意義,而在這現場中,一點遺址的作用都沒有,竟以「形而上」的文字與影像作為遺址的主題空間,或像是文史展覽的場所;這樣的空間其實已無「遺址」本身的現場與空間感的存在,以及體驗考古的情境,只剩一個建築殼子用造形意象來傳達遺址的意義,但是有表現出其意義嗎?


  曾經見到一個博物館的案子(不記得啦!),是恐龍考古的遺址,以現場實地為建築場地,不破壞現場而以加蓋的方式把實地場景包覆起來,恐龍殘骸就嵌在現場的土堆裏,參觀的人有實地場景的體驗與臨場感的感受,像秦馬俑的現場一樣,也是遺址實地的現狀場所。


工模擬的考古遺址,就像是教科書與文史的教育一樣,用說的與想像來說服人的真實感受。焦點是的光線,可以集中現場參觀的人的目光。


  對於展覽場的設計,需要分別幾個重點,一個示燈光的照明設計;一個是動線的規劃,但對於十三行址的展覽場還需要一個重點,就是空間的臨場感或模擬的現場情境與氛圍。


現場以縮小板的雕塑呈現遺址的生活狀態。這種照明多以投射光來呈現視覺焦點。


  一般展覽以靜態形式的呈現,多以投射主題對象為主,所以燈光照明是為視覺的對象而產生。而之所以如此呈現可以從光線的特性來分別,因為光線集中有視覺的引導作用,而人就如飛蛾一樣,往光線的地方走去。


光線集中引導人的視覺目光,人便往著光的遵循方向。櫥窗的展示通常是最頻繁的設計,但也是傳統的形式。


  館裏的燈光多以投射來照明展示對象,一般的燈具以鹵素燈為主,也就是一般俗稱的杯燈。通常杯燈會有較強的紫外線的影響,所以會以濾鏡片來消除紫外線。


  展覽場的燈光設計除了展示物的照明外,還有另一個重要的注意,那就是燈光本身的問題。多數展示歷史性物件的照明,是需要非常注意其本身的光線成分,以避免光線造成歷史物件的破壞,就像是多數美術館與展覽場均限制不得攝影的原因,減少閃光燈與展示物件的化學變化的影響。


 特展的形式多為簡陋,質感很不好,連投影的位置都是臨時的裝置。


  區域不同仰賴的是動線的連結,所以一入口後就有參觀路線的指標,不過我覺得很簡陋。



  為了區別不同特展的主題對象,該館的設計用的顏色很多,可能是針對學童的教育關係。


出口的位置不同過去展覽館的感受,從挑高有些驚悚的通道,相信懼高症的人是沒有勇氣往下看而走出去。


  一連串的過程,除了模擬的考古場景較屬於「遺址」的感受外,其餘的展示方式均如翻閱書籍與記憶形式的視覺感受,無法能如遺址的現場真實與深刻。而最大的空間感僅以八角樓的空間設計,但也並無「遺址」的場域感受,只有建築體造形意象的象徵意義。


  燈光設計上,也以八角樓的自然光的頂光照明呈現較好的感受,有空間感與視覺上的心理設計,能有效的產生參觀者的生理與心理的真實反應,也就是會有很明顯的情緒產生。不過,空間感受僅以空間而言,與「遺址」主題的關係就不一定有必然關係。


  好啦!一趟走來空間的變化倒是很多,一個皆一個主題性的特展空間,在同屬一個開放性空間裏,設計了不同主題的專屬空間,之間便出現了聯結的問題,而在同一個主要空間裏,不同的空間要集合在一起,便只是「區域」的問題了。而每一個連結時,是如何銜接呢!


陽光一會現一會藏,但可都沒下雨。


  就這樣,走了出來還是有陽光,也是要吃飯午餐的時間。相機也拍了些,但不一定都選到好的角度,只是隨手拍拍。一行人幾個影………..……………。下次各位也有機會到十三行博物館遊走時,不妨也注意空間感的角度來體驗一下,看看八角摟空間內的感受會是如何,也注意光線的感受與在家裡感受與方式哪裡不一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養樂多木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