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光亮落地灑了一屋


  透天了嗎?原來天晴光亮落地灑了一窗景往上,瞧眼一望樓梯可長呢!


 這兩口子還收集這玩意,可小孩子似的。


  五層樓爬了樓梯也不覺得累,原來屋子是連棟透天,動線皆繫著天景望上走。一樓車庫,走上了起居室就可以休憩感受了,接著餐廳廚房的開放,把空間放大一些;回了房間即是主臥了,這一天的疲倦就在此消除,明兒也就又精神抖壯。


  父母在樓上一層,而小孩就在隔壁房間;五樓收拾了工作事務,同時給予小孩遊戲互動;落地窗與陽台,光線充裕,於是家事洗滌就在這兒的五樓,一起工作與兼顧小孩。


  就這樣的一層一層的功能,把空間用到極限,這樣一來,走上走下才不至於連結不當,也使空間屬性清楚而不衝突,才將透天的機能特性與使用用到最高點。


 時鐘是我多年前系列的創作品,給了主人家就放在這屋子的一牆角面。置物櫃是收集物品的空間,多是紀念性,但也是屋子主人的所有回憶寶藏。


塞了二輛車,雖是車庫也可以有顏色加強空間感,同時也可有精神一些,別只是一回來就面對慘白的無奈。


  回家了做啥?先停車是吧!換了鞋就隨即是起居室的使用空間,當然也是最放鬆的時候。多數人也都有這樣的經驗,只要一回家後,心情即刻的放鬆下來。但不同的是,起居室的使用不一樣。


  屋子裡的起居是啥用途?小熊靜靜的坐著嗎?當然不是。打開電視看新聞,還是坐著翻報紙?或者等著有人把飯煮著,等著用餐呢?


   開放性的空間,將廚房與餐廳為一個區域,而起居室是另一個區域,同時在同一個空間使用。區域與區域之間,需要有一些距離感,才能使各自區域得到完整,但又可以有使用連續的行為關係。


  可以想像,這是一般人的生活呀!只是,不同的空間型態,會有不同的使用者的行為效應。這樣的透天與公寓平面展開的有啥不同呢?以前人說要方正格局,所以公寓方式較符合方正集合的格局,而透天可不一樣了。原來,透天的格局是往上坪數的,經層層的功能分開,使人的集合方式改變,把人際生活的行為做了調整,也把空間用的更明顯。但是這樣的格局型態方式,是適合人的使用嗎?還是要遷就人來適應呢?


這個起居室不同於現在一般制式的方式,把一個空間分作為幾個區域來使用,也就是開放式的空間。但因為空間坪數有較一般的多一些,於是功能性也就跟著豐富一些,避免起居室的大而不當,變成只是動線而已。風格上也採取活潑、與使用的多元,所以較趨向所謂的簡約風格,但其實不見得是真的北歐或簡約風,只是有生活化的使用氛圍,不再是沙發與電視牆的無謂作法罷了。


舒適感包括使用的便利性與功能的多寡。相同的空間有不同功能的使用,可以避免空間利用不當,也可以塑造不同的使用感受。


   空間動線的連結可以有使用的對象,像鞋櫃或著置物櫃有獨立的區域。這一個櫃子就突顯屋子的高度,刻意直聳進入天花板裏,把空間做了特別的造形似的。


    在天花板的設計,不對稱的方式需要用均衡與協調來配置,但還需要焦點。因為天花板高,中空的空間也多,所以視覺上能有吸引的作用,免得使天花板是天花板,平面是平面之間沒有關係,就好像現在一般的造形,儘用回字口的方式,一律不變的單調與不相關。在燈飾上也是,也需要視作為造形的一部份,有高有低設置,把整個空間呈現出高低落差與層次感,這也是空間設計的重點之ㄧ。


  透天房好像是近來的格局空間,不過早在以前就有了。多數的格局是自地自建與獨棟獨戶的屋子,像是農舍建物與別墅之類。早期農村是三合院,住著好幾家口或房,是大家族的集合方式,由於型態改變,農村屋子必要改建也就蓋成洋樓一樣,只是造型像盒子罷了,但人口數多,所以就分層樓來使用。


  現在的透天已不是獨家院的方式了,而僅以透天的格局用集合住宅的方式建設的,所以居家的互動行為也就與公寓平面的有了差異。


造形設計即是功能,這也是北歐設計的方向之ㄧ,也就是功能即美。三角形的造形與電線從天花板直落而下,形成的燈具是空間的夜間照明使用,可以隨時變換用與不用,也就變換了光的照明氛圍。


  在台灣的居家空間裏,起居室與客廳通常是混淆的,多數都誤解客廳定義是現代居家的主要的格局。不明白究裡就像是風水一樣,多數是謠傳耳聞信的不清不楚。


 窗簾也是可以設計的,並非一個羅馬簾或橫拉簾蓋掉。窗戶的作用除了景的透視外,還有採光的照明功能,於是窗簾是調節器一樣,是調節光的照明度,所以窗簾可不是遮光用的。在我的工具書中,竟有一本名為1001種的窗簾設計的書。一般窗景還有別的功能,也就是採景的使用。不過採景並非是觀景喔!所以別誤會窗景的使用功能。至於是啥作用呢?暫別說了穿。


 居家的空間設計講究功能,所以設計時也就需要預設出使用狀況的行為衍生,並不是放一張椅子在那,而要做啥事卻不知道,就好像在屋子的某個角落放上椅子一張,卻沒有行為發生的延續;就像雜誌上的樣品屋一樣,一個椅子放在角落裏的場景,雖然看著窗戶外,可是一杯茶卻要從很遠的一處端上來,這觀景只有茶與窗戶存在,人就呆呆的坐在那看,卻沒了後續做啥事的行為。


  其實,起居室的功能是多元的,是粽合所有家人集合互動的地方,所以有許多人共同使用的陳列與功能才是,可是目前一般流行的、時尚的起居室功能都非常的單薄,只有視聽與電視,而其它功能呢?沒了!   


  這個居家,起居室有其它功能的配合,一組沙發是坐式,而旁邊的小空間木地板則是坐臥功能,以分別沙發的功能,避免重複,這樣可以多一個使用方式,卻不會浪費空間。


   樓梯是動線,而動線是過渡的使用,但基於人因的需求,動線也需要有調節舒適的效果,也就是要具有功能才行。過渡動線最怕乏味沒有感官的視覺,可是一般的動線都將畫掛上牆壁,卻多數是不會去看的,而不會看的原因是內容有問題,以及牆的美術視覺太弱,所以無法振興視覺而感受到精神。這畫不是複製畫,是畫家的畫,在這個空間裡有二張畫,均分別設置在樓梯之間,加上色彩的使用,把樓梯與使用區域的平面樓層做了同一空間的感受,而不是像一般的設計,把樓梯或動線視作不重要而草草的掛上沒相關的畫,甚至被當成是需要遺落的空間。


  走著樓上與樓下就是透天屋的特色,不知不覺得就上好幾多層與來回好多次呢!只是,當注意時才發現,樓梯是活動最大的阻礙,不小心的因為便利,才使的人喜歡在自己的房間,而起居室反而用的少,難怪小孩回家後,就少在起居室互動,相對的在自己的房間時間就增加了。


 紅色可精神呀!適當的量是視覺的焦點。家具設置時還是需要美術形式來配合的,可萬萬不能將空間當作是補洞的方式,說這兒有一角落就做櫃子使用了的觀念。因為任何場景的空間所設置的使用,均要有其功能使用的對象存在,就像上述的椅子一樣,給啥麼動作行為的使用就需要有預設配套才行。


   臥室的設計是臥室,主要的功能是非常明顯的,所以需要注意功能設置,不能過分於其它功能的復合,除非是小空間的複合需要,要不然會使整個空間的功能互相衝突,降低所有的空間的使用頻率。一般人喜歡在主臥室裡增加什麼休閒空間,結果使空間浪費並與起居室或其它相同空間的功能牴觸。



  來了三樓了,休息就在這一個舒適的空間。用了紅色來個新居與新婚的熱情感受,把情緒提升到熱情的指數,永不滅減的昇華。



 頂樓空間是為遊戲與電腦事務的地方,但於空間規劃時,使用空間的設計會依使用的頻率來計算,也就是常用的空間會座落動線短與便利的地方,如果因為其它用途的兼顧,就需要規劃其使用的目的與便利性為何,就如這空間,遊戲是與工務時是兼顧的,或者家事洗滌時可以一起看理小孩,同時也將其空間屬性與功能管理的清楚。


  置物櫃的設計不同於書櫃的單一,由於樑的原因,所以把它視作為造形。櫃子造型不是方正平行的方式,而是變形的,同時加入鐵件一起,使層板也是造形之ㄧ。這造形就像國家地理頻道的標幟一樣­_黃色方框。


  


  在這預設小孩遊戲互動的空間,希望可以提供完全是親子互動的空間,也預設可以大手拉小手,二大一小同時牽手張舉伸長的空間,即使轉著轉著身子也能在這地板上遊嘻。木地板可是松木實材,不塗裝過度,使觸感加深,這樣可以幫助小孩的觸覺教育,使幼兒的感官可以體受的深一些。


  就這樣一路樓上往著起居室活動,透天可以呼吸多一些空氣,新鮮與有氧使光亮一起活化,也因此瞧眼一張就看到家人一起,把晴天灑在各樓層的每一處地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養樂多木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