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委託/講座分享
0921152448 / zcg5621@yahoo.com.tw

  這次的IKEA的臥室改造活動,雜誌MY LOHAS有專刊出版喔!將改造的過程做了解說。有興趣的買個來看看。



  還有這週2/13日的壹週刊也有另一個居家的採訪,是派翠西亞的家。

養樂多木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凱文與瑤-家討論


  給我蛋糕相片是他們,這是我生日時收到的。



  很鮮,他們看了很多時尚與創意的設計,卻找上我討論居家空間的設計。這對我有些意外,因為我的目前作品的集錦多偏屬於自然的、隨意的、實用生活化,也多走向美式風(西方人的實用觀念)的空間格局與動線,不是時下裝潢的主流。對於此,當然我有自己的理想與理念,傾向於旅遊生活頻道的英國節目的居家設計與裝潢的方式,還有酷男的異想世界」節目中的唐費里西亞」設計師的設計觀念與作風,當然還有IKEA」的北歐家具的實用生活觀念。


公共空間的設計很有變化,不會只有一樣的桌椅來統一,雖然挑高但不會散掉視覺與趣味感。


  不過要汗顏的,我還無法和他們相提並論,因為我還有很大的空間需要成長;因為那不是制式的方式可以依循著做就可以,那是很變化的,是觀念、文字、空間的想法而落實的,我還得多花時間利用睡前多讀點書才行。


  對於生活感的設計現在的接受度越來越多了,不像過去的幾年那麼的難推廣,也許因為資訊與出國的見歷廣泛,大家對於西方人的空間生活方式有越多的接觸,所以實用與生活性的觀念有被重視的趨向了。或許,凱文與瑤也受此影響吧!才會以生活感的設計與生活趣味來找我,不再用制式的裝潢風來呈現自己的居家品味與特色,這樣想法好像與去年的阿碇想法一樣,一開始就說要美式的自由與生活感的使用空間。



  阿瑤說賦予我權力,我像卡通的勇士拿著劍指向著天一樣,注視著天喊著賜我能力,於是凱文也是隨著說就是:就給我不一樣的想法沒關係,我們還沒有受限於觀念與風格。這好像是授頒權仗的殊榮一樣,與我接觸的他們都給我尊榮的感受,彥君也是;仁勝派翠西亞威特也是;清松阿林與姬以及霜子,還有早早已預約著今年初要動作的阿碇、子懿與小雪,都放著心與我共同打造實用生活的空間。


  接連著幾個星期中,凱文與瑤可能比我忙,到處在找一些設備,還有懷抱的成家的心情度日。


  今天與阿婉討論屋子,他們問我說:每次屋子的討論都要這麼多次呀?我說是呀!要能了解就需要和你們多說說話接觸,花一些時間磨合想法才能有多一些適合的規劃出現。我與凱文、瑤也花了好幾次時間來討論,找機會多了解個性與特色,因為施工中時,要碰面說話討論反而不多,想彼此體驗就少了,對於設計而言是缺乏資訊的。


個性十足卻充滿活力與樂趣。設計的配置很簡單,但卻很豐富,不僅是色彩,還有出乎意外的裝飾方式。


  有一回,凱文與瑤依時會面來討論問題,瑤的眼是紅眼金睛,原來昨晚被附近的野貓吵的夜不安眠,所以精神不繼頻頻哈欠。凱文好像每次都精神抖擻,意有未盡似的,而我也是興致勃勃的聽與討論。


  他們倆好像阿林與姬,也像澄祐與卉,都是未來成室佳偶的一對。


  原來他們是超活潑的,我自己想的,在他們的部落格裏,到處充滿生活上活動的足跡,和威特派翠西亞的部落格還有彥君的一樣,都記載著生活事,不同的是:凱文與瑤是於生活實用的趣味感,所以竟然寄給我能看不能吃的到蛋糕,威特是對家人的紀錄,派翠西亞用於生活的心情敘述,而彥君則是生活的信仰與旅遊活動。所以,對他們倆是如此的印象。


  他們對生活有很多遐想,是舒適與品味的,當然很重視生活空間的趣味性,所以提出很多的想像。這些想像多是實用上時的情緒問題,我也能樂於接受,甚至感到他們對我的接受度很高。比如浴室可以活潑一些,浴缸加上玻璃來設計沒關係,還有把廚房開放出來可以像鐵板燒一樣的面對。當然,在所有的委託者都是一樣,都能有開放性的接受某些不同於時下裝潢的方式,不拘泥於有沒有看過而排斥。


生活的趣味。收集的物件也是塑造使用者的個性與特色。


  凱文與瑤在我討論時,一直想要大電視呢!可是我一直建議說,大電視不能呈現出它的造形,也不能獨特出他們對於設計產品的造形美感的要求,只有一個大螢幕與牌子立在牆上,卻無法襯托出牆壁與起居室的自由與活動感,以及居家空間的活動氛圍。


  如何的生活感與實用是我想的問題,還有設計的時尚與造形化如何融入,都是我對於他們屋子的想法。開放性的廚房不同派翠西亞的圓桌武士(圓吧餐桌),也不是把餐桌擺上了就是餐廳的使用,而是連結與實用性的置入。


生過多的金屬與玻璃素材是偏冷感的,並不適合人長期的使用。居家空間盡量避免過多的使用,因為缺少親屬感與溫度,容易缺乏感情,因此要多元使用素材,混合出不同的質感,以觸覺呈現出人的知覺感受。


  喜歡木製實木質感的人好像多是屬於趨向親屬的感受,因為輕鬆、柔軟與自在。而使用金屬與玻璃與現代感的好像多是較注重門面似的。在我的經驗中,三重的一位委託者就好像是如此,裝潢是想要給客人來看的,連居家也想如此的像銀行,所以要明麗的閃耀亮感。


  其實這樣要求的人多數不知道啥麼是質感與觸覺的關係,也不明瞭空間想給於啥麼樣的感受,是給慰藉家人的親屬呢?還是要理性簡鍊的會客接待用而不需要感情的建立?只一昧的看表面亮麗的裝潢與豪華氣派。不過那是一種虛華的社會假象的縮影。



  我嘗試著在區分這樣的人的心理與需要的背景原因,就好像對於星座的人所想要的質感不同,所以個性與特色才有方向。


  凱文與瑤讓我意外的是,他們要實木的桌面的觸覺質感,因為我以為接觸時尚的設計的人多會要亮麗的表面質感,像是很現代化的流理台,亮亮閃閃的動人,卻很冰冷不適合使用而適合給客人來參觀用的。



  生活感的塑造很不容易,要能實用且兼具美術形式的收納,也要符合人性的惰性。一塵不苟其實是不符合生活的,整整齊齊的也是,而高明的生活設計是亂中有序,時而隨性的便利,也秩序著可以有心情去整理它,可以有情緒感而不是距離的展示用的賣場樣品屋。



  常說的北歐設計就是如此,生活於使用中產生的,而美感於實用中的陳列收納呈現的,樂於居家也樂於生活,也樂於整理家事與裝飾居家。


  生活自在隨意,著衫不整卻很輕鬆,隨意的書放在地上卻很迷人,空間藏有層次,每個角度都能佈置於坐臥的視覺角度。


這一張是我很鍾意的設計之ㄧ,色彩的運用配置很高明,看似很複雜,但卻是很簡單的邏輯。所有的色彩是很迷人,有喜悅與春天的意象。很希望自己能有這樣的配置能力,隨意自然卻富有使用的人性,也很有美感。


  「亂」在自然界是平常的狀態,從美學的知識中理解,美是從自然界的規律中發展衍生的,人的基因成分中也受這樣的數學形式所感動連結的,因此視覺與實用就建立於「亂中有序」的感受。我們對於此的理論稱之為「系統」,也是現實空間的生物與物理中呈現的「複雜度」,但卻是隱藏於冥冥之中的「秩序」、「規律」的絕對與宇宙原則。這些現象就像是高速公路一樣,不會是直線的,而會像是羊腸小徑與人體中的腸徑,或者就像羅馬的街道,以及都市的街道設計一樣,筆直的卻處處有端節的聯結,又好像是電路板的設計圖以及回教的廻紋圖案;在複雜性的解釋中,複雜性才能呈現出生命的作用(參考-沙地上的圖案一書/知書房2000出版)。


  人的生活就是如此,空間有明顯的秩序,但人的使用卻是自由隨性與複雜的,於是設計空間於大原則,實用卻建立於人性的缺點上做調整。



  我們常常在抱怨公司上班很不人道,空間感很制式與工整,人的調節很弱。過於規矩與不變性就是限制人性,會使人容易產生「疲累」感多一些。於是西方的空間設計觀念也講究秩序於亂序中,甚至東方的風水觀也是,看是不協調卻是很均衡的在使用秩序中循環著(這種觀念在建築理論中最常見)。



  凱文與瑤終於完成與我的委託,對於他們是甚歡的認識,我從沒想過我竟也是如此年輕,和他們可以有相同的共識,對於這個居家,想必能生成特別的想法。現就這樣吧!從認識開始,慢慢的發酵出對他們倆的居家模樣來。


  這個年,看來我似乎還是要傷傷腦袋的。 


上述的圖片皆非我的作品。



威特的部落格


派翠西亞的部落格 


彥君的部落格 


凱文的部落格 


霜子的部落格 


瑤的部落格 

養樂多木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樂於奔波_歲末雜感說



  幾個事務皆連著,用手揮拭著額頭卻擦不出幾滴汗來,但卻聞到汗臭。身上背負著好幾個期望,心裡喜又於累。


  剛趕了一間套房的設置,才幾天光景,人都可以住進去了,但霜子窩的尾聲卻礙於鐵件還沒完工,我的額頭才又著冒著三線的煩惱。


  這一天,從台北的家上高速公路到竹北,回道之際轉到桃園南崁,看了油漆後就回到汐止,原想再去新莊瞧瞧,但事務早在日前已經安排妥當,於是就順路去了健康路,看師傅的地板進行的如何。


  午飯沒吃,都已經是習慣了,但卻不得不喝咖啡,雖然是午後二點,即便回了家也會再煮個咖啡來喝,彌補喝咖啡應有的片刻時間的享受。



  不能停,因為我還要想阿凱的家的設計事,手上還要翻著阿林的廚房事情,同時想著清松家要油漆的事,沒得閒卻還向博客來共訂購了八本書。


  睡前以為翻著讀是最好的時間,但只翻了五頁眼皮已經快闔起來了,看著鬧鐘時間指著二,我卻撥弄的定時鬧鈴於7點半。


  現在正在想樹林的透天樓,已經約了時間,卻頭緒不出理想的平面。


  好像有點煩,想點菸抽,不過答應要戒掉,但還在工地場裡跟師傅們抽。但現在能做啥解沒有靈感的煩呢?說到菸,想起彥君曾提到說也要我別抽。


 朋友Kelvin倆寄的蛋糕畫面。


  就又要過年了,開始想著吃,剛好過了午夜就是生日,已經收到阿凱用相機拍的蛋糕了。一會想去家X福買些零食,再把自己吃的胖一些算了。已經很豬頭了,現在因為睡前嘴饞喜喝花生湯,腰又多了2吋嘴皮肉又肥了。


  日前和Nicole去錄影,陌生的很還是會緊張,腦絲會突然停頓、斷線而空白,記不得該說啥麼東西,真怕會有估負沒使上忙。



  阿英給我買個了鐘,挺可愛的。現在若有約會時間,我就會它鬧鈴來提醒,免得像上次一樣,過了時才想起約了人。


  還是沒有想法,該給啥特別的呢!就像是派翠西亞的廚房吧台桌,我需要趕緊擠出Welter家的中島桌和Kelvin的廚房以及阿婉家的吧台。



  算了,就這樣想不出所以然,休息一下點個蠋火等就寢時間好了,看明天能不能擠出想法來,還有等著過年快。

養樂多木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的「居家創意空間美學」課在科學城社大的日子_雜感


 


  一眼望前筆直的高速公路很適合飆車,但其實高速公路不適合筆直的設計,只有市區道路因為便利性規劃才會用筆直的馬路;原來寫作的人都寫錯形容了,因為要寫出美感所以極盡感性的形容。


  每個禮拜我都需要往返新竹與台北之間的高速公路,在午後心裡就有滴咕行程時間了。好多人問過我怎麼去新竹呀!這很難回答,原因是做一件想做的事需要有理由嗎?或許我們的思維都習慣了社會目的,任何行為似乎都需要藉於價值的合理性當作驅力,要不然所做的事若不合乎多數人的思維價值時,這人可能會被冠上阿達的誤解。


  不過我不是阿達,因為合理性的價值觀與阿達沒有因果關係的。


  所以往返的時間也維繫了至少二年吧!高速公路算是最熟悉的道路了,沿途是沒啥景觀可看,也許是我無暇於風景,不見得好風光。不過,在一次從下課回家時,也是第一次在新竹上課的那一天,發現台北的夜景竟可以在高速公路上看到;那個景色是突然映在眼前,而在剎那的感覺竟然的和車子的速度混在一起,像極了飆車飛躍在很多霓虹的都市之上,高高的飛行略空,然後呼嘯而去的快感。哇!我讚歎了一些景觀,也不過是一小段的驚艷。


  雖然不是特技飛車的快感,但是似乎是前所未有的感受,於是,往返新竹的事情總和這一件經過連結一起,只要在回家的這一段路途上,總會期待一次的呼嘯飛躍的情緒發生。


  當然,這樣景色發生不只一件,同時的趕場時間,曾遇到星空大大的一輪明月,大到有些驚奇,紅色極端的像是火星一樣;就這麼巧,雨下豪大讓人眼睛的看不到前景,白白茫茫的像是雪花世界,一樣的驚異怎麼會這樣。然而這些景都這麼發生在飛奔往返之間的高速公路上,也讓我不喜歡出遠門的人,有機會驚嘆外頭的現實世界是多奇妙。



  對於美的發生就是如此,只要原來是苦的再加上另一件是喜的,二件事連串一起,甘味滋甜也就能產生。就像是喝苦藥時一樣,因為怕苦所以加上一點糖攪合,於是喝了病就好,藥也就不苦了。或許是這樣的關係,自古的美學意識總這麼教人的,用一些觀賞的距離,將身旁的事物挪前一些,讓自己稍退幾步,用整個視野來看身旁的事物,結果可以發現,整體給予的用處是在短距之間無法窺視的,不能專尖於計較利害間,也不不可以於無意的要求,更不許把細部看成山一樣的洞而斤斤較量,這樣美的意識才會和人的心情結合在一起。


  情緒影響人很多,任何事物都可能影使人的生氣與否,這個生氣被視作為是「情緒」。或許是吧!如果沒有情緒,喜、怒、哀、樂就變成索然無味了,就算是吃龍肉也可能也沒有啥味道了。人怎麼辦呢?


  當然,我的工作與教學內容是希望往這生活趣味去發展,在居家的實用處去發掘,所以居家、生活、空間、人文與美術,可以提供視覺、觸覺上的趣味,交流居家生活中可能擁有的知覺培養,讓生活不用吃龍肉也能有風味。


  問我為啥麼去新竹一段路去上課呢?結果,似乎沒啥理由,不需要合理性的普遍答案,或者目的性;也許很單純,或者就走到這兒,然後就自然被安排在這,就說這是「緣」好了。


  有人說星座、命理與個性使然的行為,有人會是目的,有人會依興趣,還有人會因為理想。不過我不知道自己該依啥麼為趨力,可以讓自己做了這件事。其實這麼賣力的人很多,可以連著一生至終生服務人群,而且是無代價也沒被認同。像我這樣的人也不過糊口依著興趣而做,但熱情與衷心無法與付出熱情的人相比的,所以問我怎麼來新竹科學城的地方上課,只能就這麼簡單說:只是來回的通勤而已。 


  還想起剛來這兒的時候,那是二個不同的城市的連線距離,空間感是用幾十分鐘來計算的。那一年的當天是好天氣,我約著是下午來和李校長見面,經過一番說明認識,然後就順利著等招生開學。我算是新人,也啥教學經驗,看著人多還會難為情的。原本就知道這室內設計的課不容易有學生,況且課程內容也不是市場要的趨勢,學著還有些難,要招生應該實屬不易。不過往事已矣!只記得是好人、好事、好天氣與好地方。而說著好是,因為這兒辦學很認真,對於不熱門的課程也會很積極的推廣招生,而我的課就屬不熱門的,也是我感動的地方。


  推廣的事務本屬不易,又非商業利益卻要有社會服務的熱忱,也是件社會公益的事。現在看看社大已經十年了,那是不容易的時間,可惜我不夠資深,沒來得及共事第一年社大的辦學樣子,而在如今的第十年之間,我才遇到這十年後的果實。榮幸的機會試著去感同過去,過程該有多少的記憶與共的起伏心情,以及艱辛、甘苦滋甜的情緒奔忙,但是否能有深受呢!


  十年久嗎!對於親身與共的人應該是記憶猶新,好像是一晃眼的昨天。感動的人該是校長本人吧!想必一定是。


 


  回頭看的多數是記憶猶深,想當初爾所以如此的堅毅與現實,拋諸腦後的情景像是即時的如蒙太奇可以歷歷於目,個中滋味是難以道說清楚的情緒。回憶是「美」的,因為意識與經驗的揉合,然後付出的「感情」以及「時間」的沉澱,醞釀的滋味有如埋於地窖的「女兒紅」一樣。然而,時間雖可以沉澱,但重要是裝桶提味與等待的心情,若沒有心與時間的提味等待,就沒有陳底的撲香好酒味。而時間就等於最佳的賞味標準,所以一個十年的滋味是一個賞味期,接續的埋藏又將是等候賞味的時間。如今,社大又再做窖藏的動作了。


  我可沒有十年的等待,因為我當自己還是年輕有餘呢!不曾有十年的滋味,也許會是遺憾。不過我在社大的幾年,卻可以遇見已十年的情景,實屬不易;用這二年的光景看到十年社大的佳景,才知道十年是十年,用心十年與就過了十年是不一樣的。而我是就過了這幾年,還是用心過了這幾年呢?那屬於這裡的工作人員呢?


  往返的幾年時間,學員總是稀稀落落著出現,不管是幾人的出席我總無法記住他們的名字。坦白說,我不記得學員的名字,連校長名字也不記得,但看到校長本人我是記憶深刻,只是不能用名字來連結而已,所以只記得誰是誰的臉孔。看來我是屬於視覺圖像記憶的人,對於符號文字很弱,所以無法記住名字,可能是小時候的學習經驗受挫,懼怕於文字符號使然。這一點倒是很對不起上「居家創意空間美學」與「空間美學隨意走」課的學員,我記得住你的面孔卻說不出你的名字,而當我對著你笑笑著胡言ㄟㄟ時,請別打我,我只是認住你的容顏而不認識名字而已。


  還有,在這一段時間的教學過程,課程內容過於專業不易懂的擔心,好像是要回到教科書一樣的索然無味,這對我嘻嘻哈哈與隨意的個性是很難過的,也是傷害腦袋的。原本居家就是很生活的事,可是設計裡頭卻生得複雜很多,而這之間的關係卻不能三言二語說個清楚,因為有很多觀念於其中。於是困擾於交流是最大的問題,也請學員們再用一點小心思囉!可以的話多多佈置、裝飾一下居家,當作業喔!


  當然,這之間的學習有其專業知識或者觀念,深入的結果也容易造成學習的困境,不過這種學習的謀合還是需要人自己與時間經驗的累積而改善。所以學習不是困難,而是在於學習的心態如何,就像是十年的過程可以很簡單的過去,卻也可以很用心的過程。就看自己囉!


  生活有美學,居家有創意,休閒學習在科學城社大。希望在這社大窖藏十年的第一年,「居家創意空間美學」、「空間美學隨意走」的課程能多深入平常生活的學習中,可以共事在社大以後的另一個十年。


                                       居家創意空間美學&空間隨意走  木艮

養樂多木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臥室不能說的秘密】我與ikea有約(下)


來去怡君的臥室


ikea官方網站 ikea的活動_臥室不能說的秘密


臥室不能說的秘密部落格


改造臥室


春天與秋天的意象,所以用了淺桃紅與淺綠。其實光看顏色就覺得宜人心情了。


不過,很多人還是無法接受色彩的情緒作用,深怕色彩的不適應。


  一樣的週假日,來到怡君的臥室,她那個不能說的秘密臥室已經不是秘密了,因為裡頭擠滿了許多人,都幾乎見過那雜亂沒得整齊的閨房(應該只有ikea的幾個負責這案的人見過才是)。


看似簡單的工作,一點點的感覺還是一樣要很多人來服務。裡頭有記者、錄影與ikea的公關與工作員。


  粉亂的使用空間應該是司空見慣的,多數的家都會是如此,連裝潢的幾年使用後,也會是如此。不過這是啥麼原因呢?對於這樣的問題,其實在IKEA產品設計早有透露出部分答案了。


  我想起自己剛退伍的時候,也是自己在外租屋窩著。那是隔著很多房的房間,用木板隔間著,沒啥隔音與設備,因為便宜所以才識著時務忍著、窩著極不舒適的房間居住。在那個時候,這樣的屋子很多,也顯的混雜,裡頭都是住著一些重考求學、打工的年輕人,還有一些像是在天橋下等工作的臨時工。住那空間的心情並不是很好,屋子舊沒啥整理,廊道樓梯昏暗,牆壁透著慘白卻舊的像是灰,沒有情感卻會教人不敢去思考想像真正的自己與面對自我,而認真的回想起來,這個租屋場景可以和閒置空間一樣的廢墟同感。


  一直到認識阿英後,因為工作的另一個理想,才離開那一個已經和廢墟一般的「套房」。我想這是人生各自的際遇,因為空間的對應關係才機會看到不同的生活與人生。


  我問過怡君窩在臥室的感覺是啥麼?有沒有情緒的起伏呢?怡君給我的答案很模糊,因為所有人的回答都是很中性與沒想過,所以這也是我設計時面對的困擾之一。


前陽台何等的重要,別忽視她的使用功能,絕對是室內空間唯一能紓解的功能,但不是外堆喔!IKEA的家具是完整的包裝,和傳統家具不同,對於現在的倉儲與陳列是不同的管理方式。


  怡君的基本空間算是很好,有前景植栽的綠林,有好朋友的一起生活,以及5坪大的空間,還有一個起居與廚房餐廳,所以對於個人使用或者單身性質的起居活動應該有餘,只是他們似乎對於生活活動缺法想像與務實,更不知道「舒適感」是建立在啥麼作用產生的,臥室的情緒就與起居生活的享受就不符合人性需求。


  不過她更幸運的是,也是讓人稱羨的地方,居然能得到IKEA提共的免費家具,有機會改善自己的臥室品質,而我的挑戰也因此才真正的開始。


  IKEA的家具很多元,和一般系統與傳統的家具行不同,多數人對於IKEA的褒貶都以耐用性在看家具,把選擇與重點放在使用多久與容易壞的角度。但其實,選購家具的重點並不只是在耐用度的選擇上,如果依「需求金字塔」的來看,耐用度的選購是在民生物資缺乏以及國民所得低的年代所重視的實用需求,而依進化關係而言,耐用度逐漸的會增加其它實用的需求條件,比如功能與售後服務以及更富裕時的美學要求,然後選購的重點就越多與複雜,「耐用」不過是基本的初級需求,不是單以耐用度來選擇實用的考量。


  選擇家具是可以單純的,但也可以學問的講究,可是如何選擇適合的家具呢?所以,這次IKEA的委託內容,就是一件「適合與否」的規劃與選購問題,如何在有限的金額內,負擔出適合與多元的設計與選購,當然重要是人使用的舒適度的建立。


  耐用度的因素很多,在我個人的使用經驗,不同的生活性質與需要的家具會是不同,我的家具至今已經是8年的使用,一直完好,還沒有因為耐用問題產生的困擾,但卻有收納陳列適合與否的問題產生,但這不是家具的問題,而是人為的管理與規劃的適合與否的事。因此,產生耐用的問題,一部份在於選擇錯誤的家具造成,一部分則是在納管理上的忽失與功能區域的規劃不良導致的。我常跟我的委託者說:適合的家具需要依使用的對象來選擇的,如果是居家的雜物收納,有書或裝飾品等簡易的放置陳列,那選擇的收納櫃要分清楚它的材質結構與功能性於何,如此選購的家具才會有合適,也才不會產生耐用度落差的問題;如果明知道是陳列書籍的專用,卻選購家用型的置物櫃,那耐用問題絕對是會發生的。


一般人對於設計平面圖都因為市場的關係而呈現,其實圖示的作用是在於看懂不懂的問題,不在於用啥畫出來的,也別以為3D做出來的立體圖就能呈現實際空間的氛圍,那是不同觸感的。


  「適合」是件難事,但如何「適合」卻都是各自表述沒有一衷的原則觀念。其實呢!「適合度」的作用是有原則與觀念,就像是吃的口感一樣,有一定的品味方向,只是我們的成長環境與教育養成,忽略於空間與美術的生、心理的感受,就像是對於人格與哲學的缺乏一樣,沒有體受人的自我與思考內在的發覺,所以對於生、心理的感受是麻木的不明確與模糊。


  怡君的臥室是個人使用,以容積與人的實用活動比例而言,空間的使用是足夠的,只是在於空間實用性是需要透過人為與裝置的配合,實用性與舒適才會產生。


空間的使用就是如此紛亂,但紛亂也是人性,所以只要能分別出使用的秩序,空間即能亂中有序,人也會更人性的生活於此。


  一個人的使用與一群人的使用需求與容積一定不一樣。在怡君的臥室裡,我計算的就是這一件事。怡君列出目前臥室的收納物,這是我的要求,因為要管理所以必須要分類出收納的對象有哪些,這樣子才能有效的建議適合的家具,IKEA也才能提供有效率的家具來使用。


  當然,有效率的收納是需要配合的,除了家具以外還需要人為的管理。但是我們多數人的養成並不懂啥麼是收納管理,卻一昧的把收納當作是藏物,所有器皿物件都堆在一起與收到門片後面,錯把收納當作是看不見為淨的作法,於是的藏物越來越多,櫃子也越來越多,空間就越來越小,所以裝潢好像在做壁板一樣,導致使用活動的空間被不知名的木作櫃子給佔據了,可是收納卻沒有效率,只是亂的空間衍生到櫃子內,以致於地板上也遭殃。


對於使用功能的設計必須要依使用空間來配合,如此才能提高使用頻率,以及收納的便利與活動。對於這樣的概念,我稱之「前置後設」。


  我也常解釋IKEA的家具種類這麼多的原因,因為生活當中有很多活動,所以有很多使用功能,而收納是為了活動使用與功能產生的,為了有效的使用便利,於是家具的設計就分出了使用功能的不同,才產生了不同功能名稱的家具,分別於使用對象來收納。


  所以宜君臥室的改造只是在於分類的完善,選擇相對於功能的家具,收納因此就能便利,但這需要人為觀念的使用才行,要不然,收納永遠將是生活中最困擾的問題。


色彩就像是人的表情,可以傳達使用者應有的個性。洋溢的青春就會是在綠芽生出與飛花繽紛的感覺中呈現。


  衣物收納幾乎是生活中最大宗的使用對象,衣物還分成很多類別,有外套、襯衫、貼身衣物與包包、鞋子、首飾等。面對這麼的使用種類,收納就成為是專門的問題一樣,就如倉儲管理,要妥善的依照使用頻率、物件的大小與動線的安排,能得到使用便利的陳列為主,這樣收納才能合乎使用的秩序。


  生活中還有雜物,使用雜物性質的收納也是一樣,分別在於使用空間於何?功能為何?就地的需要而設置使用的可能,可以增加其使用次數,也就相對於收納是否便利。


收納需要管理,有效的管理就是分類與定位,以及善用適合的家具類型與方式。


  因此,怡君的臥室就分別了衣物間,以及雜物性質的收納對象。由於衣物很多,需要計算現在所有的使用量,也要分別出就衣物的種類不同,而配合哪種收納陳列室適合的方式。也因此,IKEA的產品種類有這麼多,因為功能性的不同,就需要適合於哪種收納產品的選擇,於是用了PAX的衣櫥與KOMPLMENT的內裝設備,分類了怡君的衣物收納。


多虧了地毯,使得地板沒那麼無趣與平乏。


  可以發現,所有家具設計幾乎都是為了收納而設計的,但為了收納而設計的家具也只有目前IKEA產品才能,也就是設計的重點與方向,同時也是選擇家具的原則之一。對於「收納」我們必須要釐清,因為收納一詞並非是名詞,而是動詞。它講究的是使用的一種狀態,是行為與人的關係。很感嘆,現在的生活設計知識有缺乏,對於「收納」的設計觀念似乎沒有理解,以及對於實用裝飾也是如此,才生成的室內設計不是在於生活使用的設計,還停留在建築空間的初級想法,與大器不實的炫耀心態。


生活中實用性器皿都是具備裝飾空間的作用,當然這些裝置位置是需要有比例來配合的。如牆上簡單的擺設就可以提高生活的舒適感了,以及親屬感受,這是現在居家中所缺乏的-不會陳列與擺設。


  空間在於生活的實用,所以活動為主,然而活動的性質與種類是在於生活性的使用問題。在居家的使用上,生活以收納為主,而收納就如前面所說的,是活動的意思,所以生活中有了收納以及清潔的活動,但我們都以為居家生活只要休閒、休息使用,卻忘了休息與休憩都需要藉由收納與清潔的活動來完成。於是乎,所有生活中的活動,不管是休息或者工作都是在進行著「收納」的行為,而因應使用活動的頻繁,因此需要人的管理,所以家具就扮演著管理者的角度,和人一起管理著使用活動產生的問題。


  使用者也就是管理者,有效的管理才生成使用的便利,因而適合人的舒適與享受。


層板的收納也可以是裝飾的,因為實用即是造形,所以美。


  因此,怡君在基本的衣物收納以外,雜物性的收納也需要被整合的,所以IKEA的家具正符合多樣性收納的選擇,才選了IVAR的層板家具,適合於集中且分類的管理,又同時兼有機能性(空間的成長因素,或者是空間的有機性)。


  舒適的生活一部份取決於空間感,以及情緒的設計。做了良好的收內規劃後,空間才能有更多的區域分配的可能,也才有有更多活動的空間。IKEA的收納產品裡,有很多分別收納的類型,適合不同的功能的使用,不過要能良好的使用這些達到舒適的效果,還是要建立起生活使用的正確觀念,才不會選錯產品,或者不知道真正的使用方式是如何配合的,才發生不良的使用印象。


層板的收納適合複合的使用,以及有大量卻紛雜的分類,還有機能性的將功能做適度的調整作用,符合變動有機的空間。但重要是,層板的收納需要學會陳列方式,以及做好分類分層的管理,是實用性非常高且便利的收納家具。


  坦白說:IKEA的設計其實是很符合現在這種空間使用機制,就像是3C產品一樣,會因應使用者的成長需求而改變,於是家具的使用功能也會跟著改變,以符合使用者在成長中所需要的不同需求。就像是小孩使用的人體工學與大人一定不一樣,無法用忽視或簡略的用大人的尺寸提供小孩來使用,甚至還以為這樣是便利的,因為可以從小用到大,試想小孩的衣服可不可以從小用到大呀!那為啥麼這些家具的人體工學的設計是否也能幒小用到大,或者職業改變了家具的適合性也不同了。


  這種系統式的家具選擇適合於租屋族,或者是因應現代人對於生活居家的興趣者嗎?但話又說回來,IKEA的家具只適合於租屋族的便利性嗎?當然不止。因為家具的使用因應於空間的格局,所以賦與機能性是符合空間的成長特性,也是基於格局的關係而產生,所以只要能因應空間的機能變動就適合使用這種有設計的系統式家具。


情緒的空間可以增加使用率以及起居生活的舒適感,還可以有增加意願的心情管理與佈置空間。


  我們計算出怡君在臥室會有的活動有哪些,以及生活中會面臨的是啥麼活動與其需要滿足的地方。一個單身者會是啥麼樣的生活呢?會是如何的使用空間與面對空間呢?


  於是,活動會有書桌、化妝台、休憩功能、床與收納。書桌是必要的事務處理空間,然而多數人會誤解,書桌是讀書才使用,卻忽略生活居家的行政性事務,所以實際的使用功能會更複雜;因為居家性質的書桌,絕非是為了唸書而需求的,除非是學生的特定需要,要不然,書桌絕對是閒置堆積雜物用的,就像是和室說要泡茶使用,結果不符合功能與必要需求,結果變成閒置的空間。


  為了活動,也礙於空間有限,書桌我給的定義是家庭事務桌,所以給怡君作為收發電腦與信件或拆銀行的帳單等,或者臨時放手機等雜物的地方,並非真為讀書使用,但又基於化妝台的需要,因此合併複合一起,讓桌子形成事務處理的功能桌。不過我還認為這樣的空間使用量還是略顯不足,所以層板區也是為了消化這一空間的使用量。


事務桌的使用是居家生活很重要的設置,別忽略起居功能的實用性。二個不同性質的家具,複合起來也可以成為實用性高的家具。


小空間的設計依然需要規劃出使用功能上的區域分別,不能混合著區域而混淆了使用功能應有的收納位置。依此,臥室就能妥善的分別使用區域,進而有效的收納而不會用弄亂空間。臥室分別了三個使用區域,浴室旁有配合浴室的使用功能;另一旁則是事務桌與化妝台的使用;此外加上休憩可能的使用,所以有扶手椅與茶几。


  她的事務很多,必須要有收納的空間來配合,而層板區就為了這一空間的使用而設置的。空間的收納有分別類型了,因此區域也需要分別,這樣子使功能明確一些,也就可以使收納較有定位,而使用功能也會隨著便利與整齊,自然的收納就有秩序了,空間感與氛圍就容易維持自己想要的情緒了。


  其實,空間亂的原因很簡單,只是於空間使用的秩序上失調無章,導致置放陳列沒有定位,加上使用區域的功能不清楚,混淆了區隔的作用,才產生混亂的局面。


色彩有型可以塑造洋溢活潑的心情或情緒,這也是現代人的生、心理的需求。光線的營造可以增添不同的氛圍享受。


使用功能需要配合視覺角度的裝置,也就是家具的設置要依據人的位置來定的。


  區別了事務桌的使用機制,而活動還有休憩的使用,為了能增加活動的可能,以及視覺的景的調和,床邊茶几是床邊櫃,也是茶几用途,於是休憩是另一個景,配合的是茶几的置放功能,所以想像的畫面是,沙發的輕鬆坐臥,茶几放著閱讀的書與照明,是另一種休息的使用方式,作為調劑整個空間的使用方式,也增加居住中的活動,重要是可以增加住在其中的使用頻率與心情的調節。


一個人的活動依然是食、衣、住、行、育、樂,但如何有效益而兼顧完善呢?光線的營造也是增加情緒的作用,可以產生舒適的效果。


  雖然在同一空間,空間還是要有區域的概念,這是基於收納與功能分別的活動而來的,也是「空間秩序」的概念。


空間感是舒適的條件,有時候容易與容積比例衝突,也就是容易因為要大量的藏物,而減損或捨棄最舒適的空間感要素,但這選擇都是被誤解空間使用的重要性產生的,於是我們的生活空間居家品質一直是很低落的,即使是裝潢後也是。


  在浴室的連接中,使用功能堆會是衍生於房間的,於是需要與使用浴室做功能的連接。因此,浴室外牆設置全身鏡以及掛衣勾與層板。這裡的行為會是在使用浴廁時,可能是外出時穿衣整飾與配置鞋子、首飾,加上事務桌的化妝使用。在沐浴時,浴袍與吹風機的使用就在附近這裡,所以區域功能分明,就不會把吹風機吹著到床邊坐著使用,然後又亂的歸位定置。


簡易的DIY小家具,是輕鬆有趣的,那是大器不能做到的親身活動。砧板與單鈕把手結合的,因為我喜歡這樣的玩一下小家具。


  怡君完成後的臥室清爽很多,因為色彩提供了情緒的回應。在「情緒」的三大要素理,色彩可是要素之一。


  在這次的改裝活動中,IKEA提供了3萬的裝置費用,為怡君的臥室做一個整理,但3萬元能做啥呢?為了能完善的將臥室裡的活動一一滿足,經費的運用可會是和選擇家具有關係,如何的善用經費也變成設計規劃的很重要的考驗,也是IKEA為臥室量身而定的。當然,有限的定額或者無限的經費都會是有一定的難事,但重要是,定額的運用遠較於無限制的為難一些,但不管經費如何,情緒的設計是一樣的必要,而能設計出有正面情緒的臥室才是重要的,就不在乎啥麼材質與價位的要求了。


生活的收納還是要仰賴管理的,沒有不用管理或用了很好的家具就可以完美舒適的收納的,這是必然的。


  完成了。接下來就是怡君自個兒的事了,看如何養成生活起居的使用方式,不被所謂藉口的習慣給打敗,因為生活的使用方式也需要重新建立,對於收納與美感的享受該有一絲絲的投入生活起居中,才會有宜家家居的心情。所以,使用者也應該要有使用功能與如何舒適自己的生、心理狀態的觀念,購置家具與規劃空間必須要多了解產品的使用性質是否適合自己的真正需求,把生活舒適營造的觀念建造起來,臥室才能有滿足自己與生、心理健康的可能。


  來吧!到IKEA逛逛花點小錢刺激一下,在花錢之前把自己的生活舒適感的要求計劃一下,試試規劃與想像,也讀一下文章內容的重點,分別需求買個適合的家具改變一下情緒吧!


臥室改造實例2 


我與IKEA有約()


蘋果日報報導  


單身空間延伸閱讀:非關男孩的單身空間粉紅的單身女子空間


  聲明:『對於ikea我只是廣泛的使用者,然而工作性質與興趣的關係,對於家具與使用之間比一般人多一些理解,因此也就對於ikea的家具設計有自己認為較客觀的看法。在ikea傢具使用很多人都有經驗,網路上也訊息很多家具使用的心得,也不少褒與貶的說法,我就如當中言論中的一個。


  一直有人會疑問我是不是ikea的員工或啥關係,為啥都常用ikea家具或都說ikea家具的好處呢?其實,我與ikea確實是沒啥的關係,對於使用其家具只是基於家具的認識來選擇的,可能從經費與實用,或者需求與造型等來看一個家具的實用價值,因此選擇了ikea而已,但這不表示我僅只選擇或只用ikea,只是基於實用性來選擇適合的家具。


  或許,家具很多,有不同的風格可以選擇,但可以兼具實用性或一功能而設計的家具並不多,而傳統的家具對於功能性的設計更是籠統,更別說美感情緒的造型設計,雖然X東西的家具很美,或者X肯家具也很好,但基於實用性的功能設計,還是欠缺功能機制的設計。


  所以,若基於經費與有機性的空間,IKEA是可以納入選擇的,我也就因為這樣子的因素而考量使用,才將IKEA的家具設為個人設計的技巧或方法之ㄧ。』

養樂多木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臥室不能說的秘密】我與ikea有約(上)

來去怡君的臥室


ikea官方網站 ikea的活動_臥室不能說的秘密


臥室不能說的秘密部落格

臥室改造設計規劃前的認識與溝通(單身上班族 )


  就這樣與ikeaElly約了時間,看看怡君的居室臥房是長的如何。


  一早的天空還滲著點陽光,暖和的還頗宜人,沒想到前幾天的寒冷,跟現在差別的這麼多。約著的時間,因為Elly有事所以由NicoleJocelyn領我一同去看怡君住的臥室。


  NicoleJocelyn是我第一次見面,在見面地點很容易就認出來的。不過認出彼此的是他們,因為我被派翠西亞形容是個浪子樣,所以是容易在陌生地方被認出的。


  是個套房,Elly早已知會給我訊息。怡君住的地方是租賃的起居,有室友合用,但各自的使用套房。他們共同起居,看起來彼此感情不壞,只是空間狹小缺乏視覺與動線的舒適。當然,臥室的使用缺失不僅於此。


臥室一景,在這種寒冷的天氣住起來一定是很冷的感覺。


  出外的人都是以套房為主,也都是單身的關係,對於空間的舒適多好像是在遷就基本欲望一樣,因此我懷疑,是否是因為我們的生長背景影響的因素,把本性的需求都是壓抑的,像在人權的自由與民主觀念的失調一樣,對空間的舒適使用都也被當成是奢望與不重要的誤解,不敢讓生理舒適,也不敢讓心理滿足。但也奇怪,壓抑不解的無知情緒,卻又放肆某種情緒,於是以負面情緒在解釋心情,把該有情緒的正面變成漠視的,而血拼與憤怒變成了理所當然的情緒。


  唐納‧諾曼(Donald A.Norman)在他的著作「設計心理學」(設計&日常生活)一書中:設計的產物是基於「情緒」而來的,功能影響人的使用感受,是需要正視;那是一種認知,情緒可以正面與負面,而功能使用中的情緒是影響人的生、心理的健康,也表示設計的目的在於正面情緒的使用,以及增加工具的使用效率(樂於生活)。


  事實上,人很需要這種基本舒適的生理與心理的滿足,使用於生活的現實,讓人活著還可以看到自己的需求是啥麼,像存在一樣體受到自己情緒的不同面相與心情狀態的真實。


沒有情緒的空間。


  看到無法舒適的起居空間其實是讓人不捨的,因為空間的舒適是基本的生理需求的,就像是人人都需要溫暖的家一樣,有愛與舒適的擁抱,把人調理的有紓解與安慰的健康狀態。


很熟悉吧!幾乎所有人的空間都是如此。


  怡君的起居,很顯然的沒有正面的情緒反應,卻只有自己使用的自在感覺,而自在的感覺很容易被誤解那是等於空間舒適的條件,因為無法分別舒適的不同層面,所以漠視了情緒感受(視覺與功能)的空間舒適度,但其實自在只是構成舒適空間的要素之一。


  我們來到5F,吁吁喘的我要了杯咖啡。就在NicoleJocelyn陪我看怡君的臥室同時,桌上的咖啡已經備妥在茶几上,以為是一般咖啡杯的量而已,但怡君卻裝個馬克杯像starbucks的大口飲料一樣;這個咖啡的裝盛讓我有點詫異,所以我暗自在猜想,生活的態度也是空間舒適的必要因素之一,這樣對於器皿的使用是隨意的還是放任的因故呢?而對於一點點時間的相處談話中認識,我想她應該是隨意的也放任,因為他一定沒想過這樣使用的感受於何,所以就倒光咖啡爐所有的量。


  我啜飲的大口,是黑咖啡。一直都喝黑咖啡的習慣,但不挑嘴的口味,但卻很在乎喝咖啡了沒的這件事。那是我的生活型態,因著我的生活感產生的,所以一覺起來的動作就會先煮個咖啡來喝,好像一天的生活開始就因著這咖啡因與煮咖啡的動作而振奮。


  我捧著咖啡杯問怡君生活的事,把使用臥室與起居的頻率企圖做一些分別,因此問一些為啥麼怎樣的事情。也許從沒有這樣的認識,或許少有這樣討論的內容與方式,所以這樣的聊天似乎有點讓怡君傷腦筋疑狐一下。


  春天與秋天說是她喜歡的季節,是我隨口問問。在外生活有十年有餘,一直是當作住宿的空間,沒想過回臥室套房的使用感覺。我似乎逼問著想要知道在臥室裡的情緒,除了收納的困擾外,感覺上的情緒是如何的狀態。我想,多數人也多是如此,即使ikea有再好的設計,還是很難改變使用者對於生活的使用態度,更別想像使用者對於情緒的內在感受能有啥麼。


房間的功能?


  認知情緒是舒適感的來源,我們會有很多渴望與欲望,也會有滿足與不滿的感受,然而不同的感官接觸都能有這樣情緒的連結,但是否自己能知道自己的情緒是為何產生的,滿足與否與需求才會很確切的自己知道。


  因此我企圖知道的是,空間的使用需求對於她是啥麼,而不只於藏物收納的滿足層面,或者只在於更新家具的動作,而是生活態度對居家關係的養成。


  怡君說他在臥室時間比在起居看電視的時間少,這使用讓我有些意外。人基於歸屬感都會將自己包覆在自己地盤的空間,像是動物一樣,尤其是在套房式的同一空間裡,更會是略帶些封閉與範圍的。原來,他們之間的室友是感情好,加上臥室沒有活動使用的滿足設施,所以人的趨向性就會往較舒適的空間來活動,而客廳的起居剛好是開放與窗透的視覺與動線,自然的起居室就成為她最頻繁使用的空間。


空蕩蕩的牆總是冰冷於無情的。


  出外的人有一點辛苦,住的地方沒這麼的滿足,總缺乏與失落某種心情的歸屬,不過我們向來都麻痺於這樣感傷的落寞情緒,用過渡的心情來度過人生中的某一段年輕歷程,好讓自己調適在這樣帶一點無奈現實的窘境心態。


  我們的空間總是較現實實利一些,是因為人的關係,為了現實總要犧牲人性需求的部份。很多房東不要讓人佈置租出去的房子,牆上不能用釘或掛甚至粉刷都有限制的耳聞。因為房東要保護屋子的完整,可以節省整理的開銷,所以住的人就要非常簡陋應付空間。這種最基本的需求是被抑止的,任何啥麼的滿足也就都缺乏,房間也就變成是臨時睡覺與放衣服地方,導致生、心理的需求就被視而不見。


幾年前的委託,以ikea為主要設計配置的家具


  這種壓抑很不人性與慘忍,難怪我們這裡的裝潢就變得有些放肆,居家的設計就和商業空間的風格一樣,甚至有居家裝潢的就像是大包廂的KTV一樣,還有為了氣派做樣品給人比較廣告用的,而這樣的誇張表現,是不是因為寄人籬下的不滿足與壓抑後的潛意識影響,產生的某種彌補的心態使然的,所以裝潢風格總略顯的不實用性。


推著的衣物如何收拾呢?即使有了櫃子又該如何收納呢?


  人的生活歷程,學習與養成對於空間的使用是缺乏,以及沒有個人的自主權。在經驗中,小孩是無權於房間的佈置與使用的規劃,因為不能自己按造自己的需求來調整,或者無法被放任隨自己的心情與需求來控管屬於自主的空間,於是空間的使用很缺乏效率與管理,卻變成大人自己的觀感在規劃,而規劃出的都是假象與不切實務,形成不是小孩自己的生活感所需要的,更別有管理的教育學習。


  離家的人都很希望家的歸屬與依賴,除了有依附照顧的家人對象外,對於自己的歸屬會是啥麼呢?一個人的空間使用會是啥麼心情?對於臥室可以有啥麼想像與滿足呢?對於空間的使用,我們從小都是缺乏想像的與賦予權責的。


雜物間還是倉庫?


  人的依附因為安全感,會彼此而依附著對方,然而現實,依附對象並不只於人的對象,還有事與物的作用可以依附,所以有了不同選擇。對於空間的使用莫過於「家」的意義,因此多數人終其一生都以購置家產為目的,而家確實也是天性的需求對象,人離不得家的歸屬與依附的感動,所以家是潛意識與基因希祈的對象。


  在現實裏,空間使用的缺乏與依附歸屬的感受多是挫折居多,租屋族由不得人與空間有親屬的關係,因為臨時性與房東的現實,舒適感的缺乏是最嚴重的問題。


這樣的事務空間該有啥麼樣的情緒或心情呢?


  對於怡君的臥室,我也是這麼想的。舒適的情緒是被漠然的,房間就像是儲物間,而活動卻很少,更不用說有特別於空間依附的心情。


  於是怡君說:希望房間臥室也能有歸屬感的作用,像自己使用的房間。只是,歸屬感的領域可以在房間,但歸屬的依附卻只有家可以滿足,出外的人總是被現實忽視少了這麼一點點深情的感受。


  為了歸屬感,人需要啥麼裝置於空間呢?或者需要啥麼東西才能有依附的作用呢?


好像閒置的椅子是ikea的。它的實用性去哪了?是家具的問題還是使用者呢?


  一般在設計的需求,多數人大概都會直覺的想要風格,常以琅琅上口的風格名稱來要求設計內容。其實,生活中的居家空間的風格是很難被仿製的,因為意義與空間特性產生的背景與要求是不一樣的,就像是中西方對於浴室的意義與使用要求都不一樣,連空間感的格局也不同,而造就仿製的風格常常缺少某種細節產生格格不入的感覺,但一般人卻無從察覺。


  生活中的居家風格,產生的原因都是和使用者有關,特色的產生於是就造就風格。當然,我也問了一些風格喜愛的問題,但並沒有以風格來塑造臥室的規劃方向,而是基於ikea的家具特色,以及生活的需求加上美術的形式,自然的呈現使用後的風格,也理所當然的會出現ikea家具本身的風格。


單身空間與個人的風格。


  就這樣經過二個小時的拜訪聊天,該聊的與溝通似乎都有一些認知,對於臥室或許也有了一些個人的改造想法,因此理解一些規劃與建議的方式,盡量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就期待怡君的臥室能有個人的滿足與活動的空間,讓這次與ikea有約的臥室改造,可以理想的、完美的達成任務。


延伸閱讀:非關男孩的單身空間粉紅的單身女子空間


  『對於ikea我只是廣泛的使用者,然而工作性質與興趣的關係,對於家具與使用之間比一般人多一些理解,因此也就對於ikea的家具設計有自己認為較客觀的看法。ikea家具的使用,相信很多人都有經驗,網路上也訊息很多家具使用的心得,也不少褒與貶的說法,我就如當中言論中的一個。
  一直有人會疑問我是不是ikea的員工或啥關係,為啥都常用ikea家具或都說ikea家具的好處呢。其實,我與ikea確實是沒啥的關係,對於使用其家具只是基於家具的認識來選擇的,可能從經費與實用,或者需求與造型等來看一個家具的實用價值,因此選擇了ikea而已,但這不表示我僅只選擇或只用ikea,而是基於實用性來選擇適合的家具。』

養樂多木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霜子的K書工作窩_2先睹為快

  真感謝打掃的阿桑,一天就清潔了。因為堆了未組裝的家具等材料,阿桑的打掃就多了一些吃力的動作。很辛苦,不管是否打掃的清潔,在一出力的過程中,就已經是付出,別以為說沒有乾淨與整潔就不算是做好,因為付出不僅需要力氣技術,還有很重要的「時間」。

一些窗戶口配合顏色的關係,呈現不同的感覺。


  霜子也真是的。聽說他這屋子找了好幾個設計師來服務,卻沒有人要接,當作是棘手的山芋,原因是雙子很忙,比周杰倫還忙,要與他討論或接洽要等假日與晚上,甚至一週內可能都約不到時間,所以沒有人願意處理。不過這是我事後才知道的,在ikea購置家具時聊的,但對於真正原因是否是如此我不知道,只知道時間約談與討論並不是難事,而與霜子所討論的事務都算是良好易溝通,所以他們不接的原因是否有其它更重要的因素呢?


正等著家具定位後,地板的特色就可以呈現的完整。


目前油漆好了,屋子內也打掃了,而組裝家具的事務已經透過認識的朋友來服
務,就等著時間來進行。當然,還有內裝裝飾的部份,以及燈具等設施也在候著時間,就很快的會在這一致二週內完成,屆時霜子與書也就會進駐於此,而我就完成我的工作了。


  時間進行看來很慢,很謝謝霜子並沒有催促進度,還讓我有多一些時間推敲,可能因為它太忙了,所以給了我充裕不急的動作處理。


  今天油漆也才作完,雖然不是啥麼高金額的作工油漆,但對於需求與情緒已經是滿足的了。


看得出這是ikea的家具嗎?用了二個家具的組裝而成的工作餐桌。


也用了ikea的家具來組成。


  本來在未打掃之前,屋子的地板是貼覆保護板著,看不到地板的原貌樣。還記得當初商討時,地板的處理可是一件耗事耗費的工程項,多數的設計與裝潢都會是建議拆掉重新做拋光磚。只是我不解原來的地板與拋光磚之間的差異於何,為啥麼要用拋光磚而要把原來的地板剔除變新的呢!


這地板曾經是昂貴的,在今時看來越是有特色。


  還好,霜子有聽我的建議,保留原來有特色的大理石地板,一來是經費的因素;二來是因為這是她成長的空間,所以保留一些僅有的映象;再來的是,也是很重要的:因為我也喜歡這原來的地板,基於空間的特色與原構件的運用,而且這特色又富有台味,可以有一些時間性的效果,就像是骨董家具的時間一樣的要素,把空間留得好像又回到存在記憶裡的家的感覺,讓自己多一份親切親屬感,所以就沿用了這跳色的地板。


  好了。今天因為看到清潔過後的樣貌心情很好,很喜悅地板與油漆過後的效
果,有快樂的感覺,所以急得用相機記錄一下場景。說到快樂就想到這樣的快樂的感受,只要每次屋子油漆、清潔過後,心情都會是這樣愉悅。


天花板於造型,顏色於牆面。


  接下來的我要忙了,因為再來的整飾裝置都是我的工作,要把家具與裝飾佈置的事物歸定位,讓空間可以呈現出使用中與自在的生活感。


  先睹為快再等待囉~!


霜子作家網路的窩-1


霜子作家網路的窩-2

養樂多木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學名家的室內生活的居家空間設計_1Alfred Roth


前言

  每每的閱讀學習都以現在的書籍作品為主,尤其是以市場為主的資料。雖然翻閱所得的作品可以有這麼多,但對於設計的理念或觀念的落實,或者足以影響設計行為與思考的並沒有,即使有也只是為市場的人而虛應「服務」、「理念」的業務說法。


  現在的室內設計非常商業化,商業市場學習而來的設計觀念也總浮華多一些,但這些卻都是多數人所認知的需求。


  從事設計學習的過程中,能講究理想與實務的觀念落實也只在學校裡才有,或者是在建立於藝術的領域上的創作,才會有理想化與創意的出現。


  以藝術的說法可以讓設計的思考更深入一些,但卻容易被誤解為不實用。然而,在現實的應用時,實用的說法卻也是虛華的那一面,並非真的「實用性」。對於實用性與生活化的落實與正確,商業買賣也都在各自表述的業務說法中分歧。不過這些都是因為商業化價值買賣的關係產生的現象,就像是建商的廣告,總是不確實與務實,封閉的以為生活是豪華,生活要有地位身分一樣。



  其實,藝術化的思考並非與現實生活分離的,而商業化也並非一昧的業務觀念而已,都是可以兼顧或者合一的。就像是現在的名牌設計一樣,是藝術與實用一體的。


  會有這樣的落差,或許是我們自己的學習與生活或是經歷並未更臻成熟,對於生活方式還是像被主宰控制一樣,就像是政治與電視節目一樣,所以生活或者設計想法都是被箝制與制式化了。


  在我的工具書籍使用中,很少用國內坊間的雜誌做學習對象,也不參考這些裝潢的圖與說明理念,因為那些都是廣告用的,對於實質生活與設計的思考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現在,就學學前人的設計吧!看這一些已故的現代名家如何的呈現室內居家的空間設計,看看響譽而創造的是啥麼觀念與理念。


瑞士建築設計師 阿爾弗雷德羅斯(Alfred Roth



  「瑞士建築師、藝術家和作家阿爾弗雷德羅斯。實用功能的居家設計者。在1980年,將設計空間的需求為美麗、和諧、高貴、與創造,是功能、結構主義者。」


  這個年代的建築藝術家都是現代主義風格與結構主義為主,所以這一時期的建築風格都有那麼一點相似,連室內的空間設計也都是有那麼一點的相同。不過風格是歷史的、是地域的,但重要的是,現代主義時期的過程多是在戰爭年代度過,很多的設計都是在追求一種祥和的生活,以及一般人應有的生活實用(家具日用品的功能設計),所以真正的風格與相同的意義,是建立在實用的理想生活與追求的生活型態的塑造。


  現代主義風格的理想性很大,似乎是以使命自居,所以任何設計都是有企圖與目地的,不是漫無目標的只是設計。當然這與歷史背景有關,形成的風格是有必要的原因的。


  阿爾弗雷德羅斯的設計與當時代的設計風格應該都是差不多,不過這不重要,重要是,在空間裡呈現與表現的設計內容是啥麼,而生活的需求與理想性可否當做學習的對象。


阿爾弗雷德羅斯的居家空間。事務空間與起居空間是相連接的開放性動線,是管理與活動便利的設計規劃,在平面圖可以看出連結的可能活動。


  居家空間設計是在設計生活,對當時的風格而言多是如此。閒情的生活瀰漫一種祥和安靜的狀態,那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於是乎,設計的空間可以看到生活感的實用。


  那個時期彷彿是人文的起端,設計師擁有很豐富的知識,對於人生也有很崇高的理想,所以對於藝術與人多注意。


  在這空間裡頭,看起來很簡單,但卻有很濃郁的起居生活感覺,可以嗅得出是啥麼的生活活動性質。起居是居家中很重要的空間,而設計目的就在塑造生活中的人有啥麼行為與活動,甚至於可以呈現出使用者的個性與特色。


  起居生活中被設計的東西是家具,也是使用對象,因此生活中的人很容易藉由這些使用對象被象徵出或彰顯出使用者的個性。被認識出的個性其實就是特色的意思,人的性格與驅性都有因為自己的背景的影響,空間的居家設計也就因此很親密的、關係的容易呈現出使用者的個性。而妨間設計業務的訴求要室內設計有風格,將風格建立在歷史的、地域性的風格模仿,所以設計目的與現代風格講述的理想風格並不一致。


  現代風格到底是啥麼樣的追求呢?其實很簡單,現代風格只是一種居家生活的實用塑造而已,並不是在追求某種風格形式的作法。所以空間設計就在設計「生活」的實用,設計人所嚮往的生活型態與理想性。


阿爾弗雷德羅斯設計的平面規劃圖。這樣的規劃可以看出起居活動的舒適度於何,也可以看到空間如何分別出活動的不同,而且是在同一個空間裡。而我的設計觀念似乎也是在這樣的方向落實,開放性空間有著活動的可能,也是空間感呈現的地方。


  不過,可能現在的理想生活不和過去一樣,在追求人的安定與祥和的狀態,把生活塑造在生活感完美的方向。那現在的我們把室內空間的目的設計定位在哪呢?只要翻開國內的雜誌就可以看出來,多在消費與浪費的生活,以及尋求如廣告般的生活價值與認同感。所以裝潢就是裝潢,不需要目的與理想生活的企圖,或者說理想生活的目的不一樣,物質性與奢華感才變成是現在我們的室內設計的方向。


阿爾弗雷德羅斯的起居空間設計,看得出是生活活動空間,也是現代主義時期的風格。功能是他所重視的,但其實這一時期的設計都很重視功能,從傢俱的造形就可以看出來的


  像這樣的空間設計並不會得到很多人的喜愛,因為他沒有電視牆與休閒消費感。可是,像這樣的空間卻可以呈現出使用者活動的感覺,家具與設備都有他的用處與空間,人的使用很明顯,有功能性與目的性。


96年吧?我的第一件獨立製作的居家生活的空間設計作品,已經不與流行的相同了。


  過去與現在也不樣,生活的活動好像單純很多,所以起居活動的設備也不同了。雖然不同,但設計的目的卻很豐富,遠比現在的設計內涵更多人文與實用。


阿爾弗雷德羅斯的空間氛圍有閑情感覺與祥和,像時間停滯了(也許是攝影照片的關係),但卻是舒適的。如果用現在的認知,這樣的風格大概被稱呼為簡約風格吧!


都不記得我哪一年了的作品…..。生活感要越趨明顯,活動空間也越來越重視,設計的呼應與變化也多元許多,也理解出層次於何。


  起居生活中最實用的生活習慣是會用亂空間,這是人性。這個空間很注意空間感,這是建築設計最講究的地方。而空間感很重要的意義是在於人體的舒適度,也有活動範圍的意思。很多人的居家空間感很弱,所以空間舒適也跟著減少,相對的使用活動也有限。但多數人似乎感覺不出空間感與舒適感的相對關係,也體察不出活動空間的不足。


阿爾弗雷德羅斯設計的起居空間。從椅子的選擇與造形,使用的舒適就會被認識出來,相對的使用者的個性與品味也會被呈現。


傢俱的設置不同,使用者的個性也就不一樣。而空間的設計是在營造生活實用性,所以呈現的應該是使用者的個性。


  看不來空間的使用性質是現在我們的空間設計的通病,常因為過多的包覆性家具的裝潢,把活動減弱了很多,加上市場的價值影響,居家與商業化客房的飯店好像一樣了,所以裝潢就真的是裝潢而已,居家活動就被架空了,只剩下表面建材的視覺裝修。


派翠西亞的屋子以圓桌吧台餐桌為主要的特色,這樣的設計想法與落實好像在日本電視台的室內設計節目中才看得到。他的空間活動似乎適合這樣的設計,而另一個空間卻不見得適合如此。


阿爾弗雷德羅斯不僅是建築設計,還會設計家具與繪畫,當然還有寫作。這樣的人文資歷可以造就出個人於設計內容的內涵,所以空間自然的也多一份生活感。


  從阿爾弗雷德羅斯的起居空間的設計,不難發現,當時齊的風格還是以生活為主,使用對單純的是家具的陳列方式,空間感很優可以有走動的實質感受,因此活動的可能似乎是室內空間的設計重點,對於風格化並不在於啥麼樣的形式,而是在於造形與空間。家具的功能很明顯,可以舒適的使用,像生活的心情一樣,需要被經營的。

養樂多木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柏林玩設計_書評後感 城市裡啥麼人都可以缺,就是不能缺設計、藝術的人
柏林玩設計_時報出版 何桂育著


  原來玩是一種生活態度,而設計與藝術人最懂得玩。」我說的。


  牆才倒了,還在可以數的幾年間(1989119日,柏林圍牆倒塌,東、西德因此統一),城市就變得時尚有餘。到底是開發中的國家呢?還是已開發了呢?現在的國家向以特色自居,以創意訴諸全世界,就在這經濟競爭的產業年代,德國「柏林」即成為歐洲時尚設計名牌的國際首指,亦有可能取代紐約時尚。


  「創意」多以藝術、設計為宗,而創意人也都是藝術與設計工作者為主,所以這個城市能如此有趣與活耀,就因為有了藝術與設計者這樣的創意發展,才使得「柏林」在藝術、設計、時尚界占有一席的名牌稱號。


  對於柏林設計早在高中時期就常耳聞老師說,德國的設計與工藝之精湛有為,當時的任課老師還正為了去德國學設計在苦讀德文。


  藝術家或設計人也真是奇怪的社會份子,一個都市的活力好像就仰賴這些人來前衛似的,連經濟與國家的特色都因此活動而蓬勃宜人。難怪乎,現在的經濟產業,越來越以設計、藝術為發展的對象,以此作為與眾不同卻又領導時尚特色的競爭力。


  不過「柏林」可以有設計之都的著稱,也不是沒有理由。因為德國一直在歷史中就有現代設計藝術的發祥淵源,所以有設計、藝術、工藝之響譽是很自然的事。然而,政治一段的窘境,生活的時尚、設計也並未脫離這城市太久,很快的「柏林」就要因此又接續著發光。


   最名聞遐邇於設計藝術的「包浩斯」學院就發跡於德國,開啟現代設計、藝術的先鋒與實踐,幾乎所有的設計藝術的工作者,都受過「包浩斯」設計、藝術觀念的 洗禮,或者說:沒有一個設計藝術工作者不知道德國於設計、藝術的發展,甚至都曾將此視為朝聖學習的必要對象。在書裡的設計師Anne,正是威瑪的包浩斯大學出身的。


  「柏林」或許有這樣的背景淵源,風氣的流傳像是基因與花粉一樣,從20紀就開始芬發植芽了。所以「柏林」有得天獨厚的人文、藝術、設計的豐富基礎與氣息,若不是政治紛擾,「柏林」的時尚設計、藝術發展,會是更興盛的局面。


  17位於柏林的設計師,在作者探訪之間的認識,可以看得出設計、藝術的工作是國家一個重要的經濟產業,所有的設計就在於實用、美術視覺的價值而時尚前衛。17個人因為柏林這樣具有美學都市潛力的環境,創意與城市之間的人文背景與得厚的歷史教養,設計人可以擁有很多刺激的想法,於是擁有自信的開創城市的未來,用設計打造時尚,或者企圖創意出柏林的美學活動與經濟價值。


  設計師果真不同於一般人,可是卻又像極了一般人沒二樣。作者引述了他們於創作的背景與想法,探視了柏林城市的生活可以如何有趣與特色,也給了另一種深度的旅遊參考。


  人文素質的累積不容易,需要很長時間的經驗與沉澱,對於柏林可符合這條件。悠久的背景的確也涵養了不少於藝術的歷練,只是這樣的寶藏被沉積了一段時間,但良璧無法掩瑕,柏林還是在這樣的設計淵源給創意起來,終究還是要走向時尚的舞台。


   人文特色一直是環境素養的主要因素,設計人選擇了柏林這樣富繞設計背景的都市,或許因為這裡早有歷史的淵源,以及醞釀中的潛力,因此具備都市發展的競爭 力,所以極可能成為明日時尚潮流的美學都市。或許如此,創意人才源源而入,而文化也會因此多元,所以前景看好,相對的柏林會因此時尚、觀光而盛名。


  很有趣的,多數大該都不知道設計人或藝術工者的生活,作者把17個人的創作生活藉由訪談與介紹,以及設計的創意作品來呈現柏林的原有的人文背景,當然也就直接的認識柏林這都市的活力是如何的被教養成的。


  對於設計人會有啥麼趣味與生活方式呢?卻在這柏林的都市裡能做些啥麼樣的創意舉止與生活感受呢?而柏林也給了駐紮於此的設計藝術家們啥麼東西了,可以讓設計藝術工作者願意為此共同的發展,企圖創意柏林的美學都市的面貌呢!


  不難想像,17個 設計人也跟我們一樣,只是效力於不同的國家城市而已。由於不同的背景也就造就不同的思維,他們創立品牌的想法都很自然,也包括了一些熱情活力與理想性格。 藝術家與設計人大抵多是如此,都擁有理想性的思維,只是環境大不同,價值觀也不一樣,連市場的眼界也不同,允許人擁有夢想與理想也都受此影響,因此都市風 格與特色也就不一樣。


  在書裡的認識,柏林或者這17個設計師專訪的風格,都並非華麗誇張與奢華主流或者是極具商業化之感,反而有點樸實像是開發中背景的創意風格。或許是生活背景的關係吧!既年輕又古老,所以設計的創意都來自於生活最經驗熟悉的事物與素材。


  在書文中柏林的設計師Frank提到:「我1993 來到柏林。1993年時,柏林的設計師還尚未找到柏林的定位。當時每個大城市都已經有自己的城市風格,像倫敦,巴黎或紐約都個別擁有很強的特色。1995 年後,柏林的設計師們決定走出屬於柏林的風格。現在,柏林已經擁有幾種不同於期他城市的時尚特色。另外,柏林最大的改變是時尚品牌的增加,幾乎每天都有新 的品牌創立。


  原來,城市的風格取決於設計與藝術者的參與,城市的人文特色才會有屬於自己的風格,而藝術、設計人才具有創意方向主導的能力。想想,在聞名具有特色的城市風格裡,咱們的台北就好像沒這樣的創意活力,可是卻有M型消費的瘋狂能力,所以只能買很多別人家設計的舶來名牌。


  實用、趣味是設計的宗旨,情緒造就使用者的意願,趣味就成為生活的活動意義。柏林裡充斥很多的創新設計,書中因此也提到:柏林可是全德國最適合做設計的地方。在這裡永遠都可以看到新的東西刺激或找到新素材。而且這裡的人們喜歡創新。在這裡可以做任何藝術創作或設計,設計師和設計師之間的溝通也比較容易。


   設計的創意在於思維的刺激,但創意卻與環境的素養息息相關,所以這樣環境是被塑造的。透過書的訪談內容也可以做些理解,都市的發展與創意人之間的交流是 共生的,設計師在看似極平常與生活化的思維中,但眼裡與深底的意識是內涵的、活躍的,才能與眾不同的創立屬於自己特色的品牌,柏林就因此而活躍。


  設計也許不是人生最終的目標,卻是他們的生活態度。書裡面的17位設計師的工作,正都是創意生活的執行者,所有的行為就像是在落實自己的生活態度一樣,很輕鬆平淡卻很舒適在柏林討生活;同樣的懷抱夢想的要將自己的設計推向名牌之列,而柏林正是時尚展現的舞台,因此揚起時尚設計的夢想。


   當然,生活與城市中的活動有關,設計人的生活活動事實上也比一般人的需求有些不一樣,特色與趣味讓生活可以互補出創意思維的啟發。所以,看看柏林的設計 人會在城市中做哪些活動;把生活與設計掛勾起來,成為設計動力的泉源,也使城市加注更多的視野,讓柏林呈現應有的特色。


  生活的設計在於美術的感官,所以時尚得以實用,而設計人帶給屬於自己的創意,使得城市因此迷人。這個柏林就是如此。


  「柏林玩設計」。看作者如何領著我們隨著柏林的設計人,用他們的生活態度與心情遊柏林,體驗不同世界裏的理想與現實,認識不迷失自我與急欲尋找自我的設計人的入世特質。


  所以,玩就是學習,感受柏林設計人於城市的另一種生活態度。


《紐約時報》形容柏林為八年代的紐約,洋溢著唯有轉型城市才有的創造力;200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柏林為「設計之都」(Cite of Design),與全球其他創意城市齊名,甚至具有取代紐約,成為國際藝術和創意中心的潛力,晉身下一個世界「美學首都」。

養樂多木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改造面談室實錄


位置說明:電動門開啟第一間為面談室,第二間為會議室
照片說明:編號3655-3657面談室、會議室位置圖
編號3658-3667面談室內部
編號3668-3671會議室內部
白板照片:編號3672(白板大小250cm*125cm
空間大小:室內470cm*370cm 2間大小差不多
面談室使用說明:
     成員:原則上面談室兼會議室,公司成員80%以上都是工程師。來面談之工程師幾乎都是年輕族群。面談都是一對一進行。小組會議:8人以內。
     使用次數:每月4次面談,每月4-8次會議
     不可變更之部分:牆面、地毯
     希望之風格:初步想法如下
         1、現代感:因應年輕族群
         2、溫馨:主要訴求
     會議室使用說明:
           1、 成員:公司成員80%以上都是工程師。
             小組會議:8人以內。
           2、使用次數:每月10-16次會議
           3、不可變更之部分:地毯

備註:預算有限,實用性為主。非不得已,2間空間可交換使用,因2間空間大小相當,唯原面談室壁紙剛換過,故牆面不可變更。
原來的面談室是作為面試應徵新人的地方,但空間的氛圍與裝置非常的無趣,這是因為所有的老闆都是這樣的想法嗎?可以用就好,可是自己的家與自己辦公的空間卻裝潢的不像話。這是啥麼心態與道理呢?
重新規劃的裝置與佈飾後的場景,像是有真的重視到員工,也塑造出關心與員工的價值感。


  就這樣,剛好有學員的公司要整理面談室,因此就順著這樣的機會,把改造空間當做這一次社大課程的作業來執行。不過這作業只屬於這學員的,因為執行與規劃的參與皆由他自己負責。當然,我的角色就於規劃空間的輔導,以及建議,讓改造空間可以有設計與規畫的方向。


規改變過之後,是不是就有情緒與美感呢!顯然的是。但為啥麼多數人還是不敢接受色彩情緒宜人的事實呢?這樣的面談室可以增加擎舒適與宜人的情緒,相對的也可以增加交際關係與觀感。
  原來的面談室就如一般的公司一樣,多是不被注意與關心的。這是多數人的自私想法,就像是對公共空間與環境較漠視一樣,但卻只對自己的家很裝潢與重視,同時也對人的感受很輕忽。

原來的裝飾很隨便,想法多是一般人想的。但其實空間的風格並沒有被限制,限制的是自己的想法而已。
改變一些想法,空間就能有變化。面談室要注意啥麼?行為可以塑造的,連情緒也是,所以空間設計就會有企圖與語言。設計規劃就需要視目的,啥麼樣的使用方式與情緒,就需要做做功課,如上面的列舉的認識。
一般人的使用情緒對於色彩還是存在於陌生,而白色不也是色彩嗎?那為啥麼會問:為啥麼要用色彩的問題,就好像是問:為啥麼就要用白色的意思是一樣的。

  原來的空間及其簡單,可以看出是不被重視,但卻是使用上的有必要的需求。其實這樣的空間設置比比皆是,這樣的使用理由都是可以用就好,沒啥不舒服呀!是真的不舒服還是在逃避使用情緒的反應呢?我想多數是實例觀念的作祟,沒有明顯的利益關係是不會加有重視的,就連自己的知覺也可以被輕忽的。
用了顏色之後就可以輕易的帶動情緒,但多數人還是很傳統與畏懼,對於色彩還是停留於不適的想法,於是用了很多藉口稱呼色彩的使用不適宜居家。
用活潑的裝飾與色彩可以幫助情緒的。空間的活動依賴家具產生的,但要擺設啥麼家具功能呢?
空間使用是有目的與企圖的,要設計啥麼樣的情緒使用是要預想的,所以有設計的必要。

黃色可以有活力的效應,對於熱情的人事觀感是有助益的。空間的氛圍就是如此簡單,但如何配置與比例會是較難的地方,但這是有規則的。
座位的方向可以影導使用者的交際關係。我的包包就在沙發椅上,對於包包的置放也是要考慮的。但在這裡的空間並沒設想這個功能,其實這是需要被設計的。同樣的,多數的空間設計對於這樣功能的設計是很缺乏的,多是被忽視以集當作不重要。其實這樣的設計是可以顯示出人際之間的關係,如周到與貼心。
會議室也是如此,單調沒有情感,這樣的空間要如何形容呢?難道讓空間的使用舒適是一件錯誤的事嗎?
只是改變一些裝置與色彩空間就會有所增億的效果,何樂不為呢!這麼簡單、這麼容易。


  經過規劃後,也列出改造的重點與方向,因此動用了顏色與家具的重置,把不適合於規劃目的設置重新更換,也把人際的訴求方式做觀念上的釐清。


設計說明:放棄面對面近距離交談方式,避免嚴謹與主管階級壓迫的心理。採取居家客廳交集的模式或lounge的輕鬆,取消傳統制式的商務會客洽談座置。




重點方向:


形式-改變集合式的交際方式,放大交談的距離與房間,輕鬆自在感多一些。
輕鬆-放低坐椅高度,使用單人的沙發與茶几
(推車);於居家造形感 受與情緒上的視覺,有享受空間的心情。
家具-書櫃收納公司象徵的器物,邊桌如壁爐造形做為裝飾焦點。
裝飾-畫框。
顏色-橘色與深乳黃色;略帶熱情與活潑,不失端莊穩重。

使用方式-空間的使用除了氛圍以外,主管的使用需要有管理與控場的能力,將空間內的座椅視為整體,會談面試可以就全部空間的使用,可以在同一張桌椅對面坐,亦可以不同桌椅而坐;整個空間視為利用的場景,不再是傳統制式用座椅來區別身分。主管需要適時自我表現,將人際距離調整最
適當的情緒關係。






佈置的色彩可以是現存的顏色來參考。




學員被入鏡了。

養樂多木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